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华民族以巨大牺牲换来了抗战胜利,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7月6日至12日,校工会组织天津大学第15期优秀青年教师暑期实践营一行20人赴陕西开展实践活动,在重走西迁路中追溯烽火校史,于红色寻访中传承抗战精神。

八十载岁月流转,抗战精神历久弥新。在7月6日的首次集体学习中,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贾璐萌以“以史为鉴明真理 以知为炬照未来”为题讲授专题党课,深入阐释中国共产党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特别提及抗战时期我国高校在颠沛中坚持办学的壮举。“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是本期实践营的核心主题”,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宋雪峰说,“要让青年教师从抗战史诗中汲取育人力量。讲台与实验室就是我们的‘战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是我们的‘胜利’。”

传承红色基因,汇聚爱国力量。7月8日上午,实践营走进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在《论持久战》的学习中体会思想武器的强大力量,在周恩来、朱德简朴的住室陈设中追忆革命先辈的艰苦斗争,在“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标语中感悟民族大义。8日午后营员们高唱《保卫黄河》等红色歌曲,赴关中革命纪念馆参观。习仲勋同志的办公手稿、图片等资料,展现了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革命智慧、“为人民服务”的赤子情怀以及“革命传统不能丢,艰苦奋斗不能变”的红色家风。营员们前往习仲勋陵园献上鲜花。

溯源古路坝,烽火润初心。抗战时期,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参与组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后衍生出国立西北工学院,在陕西城固办学8年。7月11日,实践营一行赴城固县。在城固县博物馆“西北联大在城固”主题展厅,营员们通过泛黄的校刊、图片等史料,感受师生们边开展抗日宣传、边坚持教学的可贵精神。古路坝村灰砖青瓦的四合院旁,石刻记载着80多年前的往事,校友师昌绪题写的旧址石碑诉说着前辈教育救国、科技救国的殷切愿望。青年教师在石刻前齐唱校歌,让“兴学强国”的初心在相隔80多年的时空对话中愈发坚定。


实践营还走访了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及多家科技企业,青年教师在高校学访中交流人才培养,在企业考察中明晰科技报国路径。营员们纷纷表示,要完成好这份跨越时代的接力,将抗战精神融入教学科研日常,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天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