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天津大学与中国地震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推进全方位深度合作

      2017-12-25       

  本站讯(记者 赵习钧 摄影 丁宇)12月25日,中国地震局天津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仪式在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钟登华,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分别代表天津大学和中国地震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展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地震高精仪器研发、重点项目研究应用、科普宣传、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增强我国地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我国防震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

  签约仪式由中国地震局副局长赵和平主持。天津大学副校长元英进、副校长张凤宝,双方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一同出席了仪式。

  钟登华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协议的签署是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的重要举措。未来双方将充分融合资源优势与学科优势,基于双方在地震工程方面的需求和优势,共同开展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地震监测高精密仪器研发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防震减灾新技术及新材料开发,合作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合作开展地震科技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升双方在地震信息化、智慧地震方面的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水平。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钟登华强调,合作协议的签订是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举措。天津大学将与中国地震局通力合作,有效集成资源,坚持协同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进一步提升地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防震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

  郑国光表示,中国地震局与天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是双方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关于教育工作重要思想的具体举措,也是长期以来双方友好合作的继承和发展,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地震科学研究探索、创新驱动我国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进一步加强地震人才队伍建设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郑国光强调,天津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对天津大学长期以来在防震减灾科学研究、精密仪器设备研发和地震人才培养方面为国家防震减灾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赞赏。

  签约仪式前,双方还就加强地震工程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展开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