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校报特稿】“科技创新”专版

      2016-10-07       

 编者按 高校科技创新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即横向科研工作的一部分。天津大学结合自己的学科、人才优势,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牵引下,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成立天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自2013年6月天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成立以来,技术转移工作全面展开,不断创新工作形式,目前已设立了26个分中心,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天津大学发挥高校科技优势,深化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创造出广阔前景。本文回顾了我校技术转移中心成立几年来的工作情况,旨在为广大师生进一步解读国家相关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改革战略和“技术转移”这项促进“科技”与“市场”联姻的“红娘”工作,希望为我校的科技工作者了解并借助这一技术转移平台加快成果转化提供相应帮助。 

  探索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之路
    ——天津大学技术转移工作追溯  

党的十八大以来,体制改革与科技创新共同促进了科技事业加速发展。技术转移为传统产业调整升级,催生经济增长点,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提供了不竭动力。天津大学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正是在这种政策背景下探索了新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15年,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保障下,天津大学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加大加快成果向社会转化的速度、转化的效率以及转化的利益机制分配。

  2015年天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简称“中心”)工作全面展开,形成“需求调研-技术评估-合作方式设计-跟踪服务”的技术转移模式;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经纪人队伍;建立了自己的先进共性技术大数据库;同时全面加强企业需求调研,很大程度解决了高校与市场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不断拓展技术转移服务范围,逐步打开了国内外技术转移市场,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技术转移工作的“天大特色”。
  天大技术转移中心应势而生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当前,适应经济发展转型,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势在必行。近年来,科技政策密集出台,不断激发全社会的科技创新热情。2014年10月,财政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关于开展深化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管理改革试点的通知》,从一切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出发,积极探索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管理新模式。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问题为导向,针对科技创新和驱动发展存在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障碍提出了10个方面、32项改革举措及143项政策点。2015年10月,修订后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相继提出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改革不合理的科研评价指标,高校和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和离岗创业等政策,使得科技问题再次引起广泛关注。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了第一批技术转移服务机构。2008 ~ 2015年,科技部根据《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先后评选出6批455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但是,目前我国的科技转移工作缺乏有效的信息来源和数据挖掘,信息共享机制不畅通,信息不对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较慢,转化载体服务平台散而不聚、层次不高、机制不灵活、功能不完善;国内专业的技术转移机构数量少、专业人才数量少、水平欠缺。因此,我国还需要加强专业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和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天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正是在国家提倡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和国内亟需行业人才的背景下应势而生。
  搭建“科技”与“市场”对接之优质平台
  中心于2013年6月正式揭牌成立,2013年9月获批建设“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项目,2014年2月晋升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5年成为“天津市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心充分汲取国内外技术转移经验,全方位布局,通过组建专业技术经纪人队伍、吸引大批科技基金投资、实现公司化运作、构建科技数据库以及颁布成果转化政策保障,努力为技术转移工作配备完备的硬件资源。
  组建专业技术经纪人队伍   中心以市场的方式,通过“好中选优”选聘机制,培育专业技术经纪人队伍,使其具备技术、市场、法律、商务、金融等综合能力,为供需双方提供全方位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国内专业人才匮乏的瓶颈问题。专业技术经纪人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技术资源进行汇总、梳理,遴选出好技术。二是将技术进行整合、集成,实现二次开发。三是通过与各地方政府建立联系、深入企业实地调研等方式寻找技术需求。四是为技术供需双方提供全程、全面服务,实现技术与需求的无缝对接。
  实现公司化运作   2014年4月16日,中心实现企业化运作——“天津大学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注册成立。2014年11月28日,公司与中科招商共同成立了“天大新英公司”,为实现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2014年12月5日、2015年7月21日和2016年1月27日公司召开了三届董事会,对公司工作进展及公司发展规划、公司相关规章制度、财务预算报告、人事情况等议题进行了审议,标志着学校技术转移工作顺利、有序推进。
  吸引大批科技基金投资  技术转移是一个技术与资本结合的过程,必须按市场化的运作吸收社会资金,构建促进技术成长和创业的风险资金平台。中心对产业化前景良好的技术项目进行评估和开发,向企业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推荐申报,吸引风险创业投资和政府科技计划投资,为技术项目的启动及深度开发寻求资金支持,从而推动成果的转化。中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牢牢抓住学校的技术、人才资源对接企业的需求,全面深化学校技术转移工作。
  加强技术转移平台建设 中心不断加强技术转移平台建设,扩大技术转移面向。选择若干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分层次建立技术转移平台,面向全国各地建立技术转移分支机构,面向行业大中型企业技术需求建立技术研发平台,构建较为全面的技术转移平台体系,拓展技术转移渠道,充分发挥天津大学科研辐射能力。
  构建科技数据库  中心建立了“技术—需求”数据库,在实现科技资源共享的同时实现了技术需求发布,资源管理,科技管理等多项功能。目前,中心调研分析技术需求9000余项并按分类走访专家课题组377个,不断积累科技和人才资源,增强技术转移服务和技术推广的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完善成果转化政策保障  中心以国家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以颁布实施修订后的《科技成果转化法》为突破口,以天津市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基础,出台了《天津大学关于鼓励创新创业、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鼓励教师以许可、转让、作价入股等方式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允许校内科技人员在岗和离岗创办科技型企业;指出70%收益奖励给科技成果完成团队。实施意见从一切有利于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出发,积极探索符合科技成果特点和转化规律的管理新模式。
  为师生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服务
  近年来,中心为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和技术成果转化提供物理空间和综合服务,既满足高校院所创新创业团队在实施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资金、载体等需求,又解决其成果转化与教学科研兼顾的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技术经纪人服务更加精准,桥梁作用发挥实效。技术经纪人凭借学校优势,运用技术、市场、法律、商务、金融等综合知识,为学校、政府、企业提供全面服务。一是调研甄选企业需求。各分中心技术转移经纪人深入地方企业深入挖掘区域技术需求(如逐一核实各地政府发来的9000余项需求,确定有效需求2000余项,真实率22%)。二是提供全程全面的科技服务。技术经纪人针对教师和目标企业开展“一对一”全程服务,确保“科技-市场-金融”整合优势的充分发挥,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无缝对接。三是梳理整合学校技术资源。技术经纪人深入走访科研团队、实验室梳理整合了化工、材料、节能环保、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10余个领域的220项共性关键技术。
  分中心网络式布局,形成服务地方前沿阵地。分中心的运营得到了各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提供了运行经费、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办公设施等保障,有项目转移的配套资金和适量的风险投资能力。分中心将天津大学的科技优势与地方企业需求相结合,有利于扩大学校科技影响力,是学校科技经费新的增长点,同时提高了技术转移效率。2015年“区域分中心”数量达到23个,各分中心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实现学校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科技基金跟踪市场焦点,资金注入重点推开。中心按市场化的运作吸收社会资金,构建促进技术成长和创业的风险资金平台,确保学校专利不再失效,为教师创办学科型公司提供保障,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为深化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持续动力。中心与天津科技金融服务公司、海泰投资、平安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均建立了良好关系,设立科技基金用于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解决教师科技成果产业化资金不足的难题。
  科技数据库整合优质资源,发挥信息集散作用。科技数据是深化技术转移工作的重要资源和基础,中心通过技术经纪人汇总和梳理了大量科技资源,建立了“技术-需求”数据库,并凭借网络平台实现了科技成果发布,授权专利发布,技术需求发布,资源管理,科技管理等多项功能,以大科技、大服务、大平台支撑大发展,为加强技术转移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中心网络平台实现了很多优质的科技服务功能,包括:(1)信息展示功能:构建动态的技术和专家资源库,不断积累科技和人才资源。(2)交流功能:打造网络服务平台以及跨学科、跨地区、多角度的互助互动平台,形成纵横交织的信息交流网络。(3)数据快速处理功能:网络平台提供快速检索服务,开展网上技术转移服务和技术推广,为全社会提供网络化技术服务。
  建立各相融合的评价体系,技术转移更专业。为了更好的实现“需求、技术和专家”相融合,中心在实施“三个一百”工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效果显著的技术评价体系。一是把好技术需求关。由于有效的技术需求来源于对所在行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深刻洞悉,来源于对所在企业科技创新背景的清晰把握,所以准确地挖掘和表述企业的技术需求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中心扎实做好市场需求调研工作,深入地方企业调研区域技术需求,挖掘其真实需求。二是做好技术匹配。筛选技术需求后,需要技术需求匹配合适的专家团队。中心从专家团队的教育背景、博士课题、曾经申请项目、已发表论文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以此标准为老师推荐的技术需求成功率80%,同时节省老师40%的时间。三是梳理好校内专家库。着重做好校内专家库的梳理。梳理校内的技术体系,通过评价技术的市场化成熟度以及技术团队对市场和政策的把握程度,进而筛选出适合产业化的技术,推广至企业,企业可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
  技术转移方式迎合市场需求,保证技术转移效率。当前形势下的技术转移更多呈现“市场化”的色彩,逐渐形成市场需求牵引技术研发、产业发展推动技术进步的格局。中心针对不同领域项目、不同成熟度的技术成果以及不同类型的企业需求,开展不同的专业的转移模式,为600余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企业的升级转型;通过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技术投资以及专利转化等模式推动86项技术成果服务社会的经济发展。
  科学布局  聚焦关键方
  技术转移以“架桥、修路”的方式将科技与市场很好地联系起来。未来,实现学校技术转移工作的提质增效还要进一步优化技术转移模式,加强专业化建设,充分挖掘技术转移的潜能,积累技术转移资源,保障资金投入,推动技术转移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深化分中心建设 在分中心建设方面,我校将以天津市为中心辐射全国进行布局,将天津大学的整体服务能力体现在“前沿阵地”,切实发挥“地方政府助手、企业帮手、成果转化能手”作用。
  拓宽技术转移渠道  学校将针对不同的商业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开展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投资孵化新公司、联合注册入股、专利申请和转化等多途径的技术转移活动,助力技术转移工作的高效开展。
  构建科技金融体系  学校在按照市场化方式吸收社会资本的基础上,待条件成熟时发行一支属于中心自己的基金用于支持、保障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有序推进并最终构建起科技金融体系。
  建设科学园区  科学园区将围绕技术转移中心进行建设并发挥如下3个功能,一是建立学校技术创新区,支撑学校的学科建设,提升科研实力,为深化技术转移工作奠定科学与智力基础;二是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区,将优势学科与优势产业相捆绑,巩固“优势学科-优势产业-龙头企业”联合发展模式,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与深度协同创新;三是建立学校创业区,支持师生以技术入股、成果转化和创办学科型公司等形式创业,形成技术转移发展合力。
  当前,我国的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正向纵深推进。根据天津大学“三步走”发展战略部署,到2020年,我校要建成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2015年是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收官之年,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这两年也是技术转移工作的全面拓展之年。天大技术转移中心将顺应科技形势、突出比较优势、主动融入大环境,以市场的方式发现和培育学校新的科技增长点,把科技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学科评估作支撑,以服务和贡献开拓学校发展新空间。
  本版资料由科研院提供
  (编辑 李丹  本文刊载于2016年9月30日《天津大学报》第三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