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讯(学生记者廖诗阳 记者刘晓艳)徒步穿越沙漠,会让你感受到什么?刚刚从 “第四届‘齐迹之路’穿越沙漠徒步行”挑战赛折冠归来的天津大学代表队的同学说:有恐惧、有勇气、有热忱,但更多的是对伙伴的感激和对团队的自豪。
这场挑战赛由北京大学学生会组织发起,4月4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库布齐沙漠里进行。完成这场挑战赛的天津大学代表队由张鹏慧、白玉、赵宁、彭徐康四位本科生组成。
准备:他们都是长跑健将
参加穿越沙漠的挑战赛,良好的体力和运动基础是必备的。在前期选拔阶段,张鹏慧、白玉和彭徐康都以45分钟跑完万米排名全校前三的成绩入选。而被戏称为宁爷的女生赵宁也以“49分54”的数据成功入选。赛前的15天里,他们一直不间断地进行10公里长跑的训练。
比赛前,几个人还制定了详细的挑战计划。家乡鄂尔多斯的白玉熟悉地形,负责在队首探路,找到主办方在每公里设置的方向旗;实力强劲曾多次完成百公里越野跑的张鹏慧在队尾收队,掌控全队速度;彭徐康和队内唯一女生赵宁则在队中。
当被问及为什么参加这个比赛时,彭徐康说:“因为没有过这种经历,想要真正见识下在沙漠中徒步行是什么感觉。”“当初家里人是不同意我去沙漠里参加这个比赛的,爸妈都知道沙漠的强大或者说可怕。我一直给他们看一些北大学生会关于这次比赛的安全措施,比如每队都有向导,配备专业队医……他们才同意。”白玉说,一次沙漠中的前进,也饱含了家人的牵挂和自身的勇气、决心与热忱。
挑战: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
比赛一开始,此前从未穿行沙漠的他们就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很多之前长跑的经验都用不上”赵宁说。彭徐康说:有时候一脚踩下去找不到着力点,很难保持好重心,走路都很难。上下坡的时候尤甚:上坡时,努力往上迈步,同时又滑下来一大步,废了很大的力气只走了一小步;下坡时,一脚下去踩不到底,沙子几乎淹没膝盖,感觉整个人都要被吞没了,“心中多少有些恐惧”。几人虽然都有长跑经验,却是头一次来沙漠中比赛——穿的都是普通的运动鞋。结果被沙子灌满了整个鞋,鼓囊囊的,脚踩在沙上,又痒又疼,最后脚在鞋里几乎不能动弹,但因为要赶速度,大家都没有停下来抖沙。
白天,沙漠中强烈的日照和连绵不绝的风沙也是一大威胁。冲锋衣、帽子、墨镜、头巾……四人全副武装。可就这样,强烈的紫外线混着风沙还是无孔不入,汗水涔涔,脸上头发里也全是沙子。沙漠里昼夜温差大,晚上温度只有零下四五度。“睡袋里特意裹了一件大棉袄,还是在半夜两三点和大家一起被冻醒了。”白玉说。
获胜:感受团队的力量
由于沙漠中风力强、沙丘多,赛前设置的方向旗很容易迷失。熟悉地利的白玉本来跑在所有队伍的最前方,领先第二支队伍足足50米,但走到中途却突然方向旗不见了,前方是一望无际的黄沙,身后则是不断追赶上来的其他比赛者。了解沙漠的白玉最终理智地选择原地等待此前被他超越的向导“心里很焦急,可是没办法,在沙漠中找不到方向是最可怕的”。
就这样,靠着赛前合理行进战术安排、比赛中团结协作、队员们丰富的长跑经验以及队内综合强劲的水平,天津大学代表队一直保持了领先优势:在第一个赛段中,七八公里的距离耗时一小时三十多分钟,领先第二支队伍四五分钟。第二个赛段也保持优势,领先一分多钟到达。
谈到最终的冲刺,同学们笑着回忆:“快要到终点的时候,实在走不动了,一看我后面那个人居然跑起来了,我立马就跑。”“身处这个团队中,不能拖后腿。”
最终天津大学代表队赢得了胜利,赵宁说:“只想要好好感谢我的小伙伴们”。白玉说:“那一刻真的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