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她是中国离“罗德奖学金”最近的“工科女”

      2015-12-11       

  

  本站讯(记者刘晓艳 图片由黄孟迪提供)高挑的身材,淡定沉稳的气质,眼前的黄孟迪看起来似乎没有因为号称“全球最牛奖学金”的罗德奖学金而有丝毫的改变。现在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读大四的黄孟迪,是“罗德奖”16位进入终极面试名单中唯一的工科女生,但遗憾的是她没能进入最终的4名获奖者名单。

  罗德奖学金有“全球本科生诺贝尔奖”之称的美誉,从全球刚毕业的本科生中遴选80名左右学生去英国牛津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提供每学年5万英镑的奖学金,但获奖概率是0.7%。罗德奖学金今年首次向中国大陆地区开放。

  淡定面对“小概率”的幸运

  尽管目前在天津大学读书,但黄孟迪其实是天津大学与南开大学联合培养的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的大四学生。这个专业前两年的学业在南开完成,后两年的学业在天大完成。

  黄孟迪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霸。这个聪慧的女孩一岁多识字读书,四岁练习小提琴,不仅喜爱古典音乐,还热衷于瑜伽、排球等体育项目。在大学期间,她参与多项科研活动,正在进行和完成的共三个专业研究课题,目前一篇一作SCI论文在投,她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论文获北美交叉学科建模一等奖;她对校园之外的事保持着极高的兴趣和热情,曾到印度支教六个月,也曾调研过陕西的大学生村官;她还是天大学生大使,一对一接待过哈佛肯尼迪学院、佐治亚理工等院校的师生来访。

  她从一开始就抱定了出国深造的初衷,于是当她从微信公众号上得知“罗德奖学金”的申请消息后,首先在网上提交了一份申请,并一同递交了三封推荐信,其中两封来自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的教授,另一封来自哈佛肯尼迪学院的一位国际友人。“虽然只有0.7%的成功率,但我想试试。” 黄孟迪说。

  优秀的简历和三封推荐信成为黄孟迪的敲门砖,不仅对她的专业学术成果予以了肯定,还对她的性格、社会实践做出了中肯的评价。凭借此,黄孟迪进入600人的第二轮视频面试。

  面对明星评委淡定从容

  11月中下旬,黄孟迪接到通知,先后有一名罗德学者(罗德奖学金获得者)、一名牛津校友对她进行视频面试。谈到这次面试,黄孟迪形容是“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提问频率高”的一次对话。两名面试官先后与她进行了40分钟的对话,整个过程全英文交流,内容涵盖热点时事、学术等内容。黄孟迪觉得,聊天时每个人先后都提了一二十个问题,令她印象深刻的有面试官问她:“西方国家应不应该接收叙利亚难民”、“如何看待试验动物的伦理关怀”等,问题很考验个人思辨能力,同时非常关注面试者人文关怀精神。虽然拥有工科的专业背景,但平时黄孟迪非常注意关心时事政治,工科的学术背景又使她在分析问题时更加理性、严谨,养成了思辨的习惯。

  最终,黄孟德从600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16位候选人之一。

  “进入终极面试的同学都非常优秀,因此最终谁被选上都不意外。”终面与其他候选者见面后,黄孟迪发自内心地感慨。对于终极面试,黄孟迪并没有做过刻意准备,她说:“主要是把自己过往经历重新梳理了一遍,毕竟参选更多的是展现真实的自己。”124日晚,转天正式面试前,面试官和候选者一起参加了一次晚宴,黄孟迪说大家都穿的商务正装,聚在一起轻松的从六点聊到了九点,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主题,面试官与候选人相间而坐,当晚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徐小平全程十分活跃,讲了不少笑话,逗得大家笑声不断。

  125日最终面试,每个候选者单独与9位面试官一起聊了半小时,包括姚明在内。进场前,黄孟迪说她有“一点点小紧张”,不过当面试开始后,话题依旧相对宽松,如面试官问到“技术进步就一定是好事?量子通信保密性好会不会被不法分子利用?”总的来看,终面更像是视频面试的一次继续。

  享受过程不以成败论英雄

  “面试最真实的是做你自己,展现最真实的自己,优秀的人特别多,各有特色。”黄孟迪说话的语气总是不疾不徐,正像她处事的方式一样从容淡定。虽然在外人看来,她遗憾地与“罗德奖学金”失之交臂,但她自始至终都以一颗平常心坚守着自己最初的梦想——立足于科技转化的愿景,期望推动传感器领域研究成果向工业产品的过渡。

  与同龄的人相比,黄孟迪遇事的心态更为沉稳,她总是把“平和”二字挂在嘴边,这与她接受的家庭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她的二舅公是陈景润先生,无论从书本上,还是长辈们的交谈中,黄孟迪对陈景润先生的故事耳濡目染,再加上父亲也是通信本科毕业,从小就对工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按照自己的想法而做事”,她如是说,也是这样践行的。“罗德奖学金”的评审刚刚结束,她又投入到留学申请的筹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