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巩乐 记者 靳莹) 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天津大学25个一级学科参评,14个学科进入A类(前10%),占参评学科总数的56%,较第三轮学科评估有较大提升。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进入A+档,在四轮国家一级学科评估中蝉联第一。
天津大学进入学科评估A类的14个一级学科分别是: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为A+档,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学科为A档,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等9个学科为A-档。与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相比,进入前5%的学科数增加了3个,进入前10%的学科数增加了8个。
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它是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不同于政府开展的合格性评估。从2002年首次开展,平均四年一轮,至今已完成四轮。
国内外大多数排名大部分是以公共的客观数据为基础进行,原因是评估排名机构很难全面获取高校关键信息,但仅靠公共数据进行排名和评估并不科学。许多数据,比如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无法用定量的公共数据测度。而学科评估是客观数据和主观信息结合,确保客观数据真实可靠,主观信息公平公正,评估共经历了信息采集、信息核实、主观评价、权重确定、结果产生、结果发布六个环节。
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份启动,在12个学科门类的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展(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全国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参评;全国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有94%申请参评。
第四轮学科评估首次采用“分档”方式公布评估结果,将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天津大学学科结构持续优化,初步形成了“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综合性学科布局;学科质量稳步提高,初步构建了内部质量保证与外部质量监督兼顾的学科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天津大学学科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恰逢学校第十次党代会召开,天津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社会主义大学的新征程。学校将通过优化综合性学科布局、推进建设顶尖学科计划、完善学科管理体制,深化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使更多学科和领域进入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