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作为天津大学首任医学部主任,您担的是“天大”责任,有怎样的规划?
顾晓松:我们在充分发挥医工结合优势,办好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的同时,也抓紧培育临床医学方向。在整个医学领域发展的过程中,从基础到应用,从医学到生物医学工程都要逐步完善,培养出国家需要的新型医学人才。
目前,医科已有长足的发展: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已经挂牌、与天津医科大学的合作全面开展、“智能医学工程”本科专业今年招生、医学类博士生招生正在筹备中。同时,天津大学是拥有培养新型医学人才的诸多支撑学科,临床医学领域即将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因此,天津大学有很好的学科基础,可以进一步整合利用优势资源来办好医科。
天津大学医学部将充分发挥现代医学的跨学科综合性交叉特色,按照现代医学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信息分析、新型可穿戴设备等技术都能了解和掌握的新型医学人才。因此我们在医工结合的课程包里会填充很多工科的知识,这充分体现了天津大学医学部的特色。
记者:天津大学医科布局的意义是什么?
顾晓松:我们的布局凸显了医工结合的多学科联合培养的特色,这不仅是当今医学的发展方向,也体现了天津、甚至中国医学人才的培养方向。医学人才供给与需求的衔接,不仅是天津的探索、也是中国的、全球的共同探索。
我们致力培养兼具理工科背景的新型医学人才,既能够掌握综合性的现代科学技能,也具备良好的临床医学基础,社会呼唤这样的新型医学人才。作为天津大学医学部的首任掌门人,我深感责任重大,未来将认真履行职责,全力做好学部建设的各项工作,力求走出一条“医学牵引、工程支撑、转化创新、临床示范”的特色发展之路。
(记者 靳莹 编辑 赵习钧 王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