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通讯员 原博)5月30日至31日,天津大学副校长刘东志率领代表团访问比利时,推动天津大学与比利时高校、机构的教育合作及校友工作。在比利时期间,代表团访问了鲁汶大学(KU Leuven)、中国比利时科技园(CBTC)、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拜访了中国驻比利时使馆教育处,听取了比利时校友会的校友工作报告并看望了在比学习的天大学子。精仪学院、经管学部、资产处、人事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访问活动。
5月31日,代表团访问了鲁汶大学(KU Leuven),鲁汶大学副校长Peter Lievens教授与代表团会见会谈并续签了校际合作备忘录。Peter Lievens表示非常欢迎天津大学代表团来访,他提到自己的科研合作伙伴兼好友Klavs Hansen教授现正在天津大学量子交叉研究中心工作,他也将于今年八月访问天津大学看望好友、推动合作。他提出,希望下一步两校在学生交流基础上加强科研方面的合作,通过开展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促进教授间的联系,并就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刘东志表示,非常高兴访问鲁汶大学,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优势学科和近年发展情况。他强调两校已有多年的合作基础,在学生交流、联合培养方面开展了深入的合作,下一步希望在化学工程、精密仪器、电子信息等双方的强势学科强强联合、探索科研对接的深度合作。会后,刘东志与Peter Lievens分别代表两校续签了合作备忘录,将继续推动两校开展各类人员交流与教育合作。随后,代表团一行访问了享誉世界的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了解中心概况、参观实验室并与中心科研人员交流。
访问鲁汶期间,代表团还看望了正在鲁汶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学习及攻读学位的天大学子,与学生们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在比利时的学习生活情况。刘东志介绍了学校近年成就、新工科建设情况及未来发展动向。他表示,学校在人工智能、信息工程等领域发展非常迅猛,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发扬天大品格,学成回国回校后能有理想的去向与发展。学校会倾力为同学们提供服务、协助同学们解决各类实际问题。
5月30日上午,代表团在天津大学比利时校友会宋志伟会长的陪同下访问了位于新鲁汶市的中国比利时科技园(CBTC),了解了园区在高科技领域招商引资服务方面的概况及园区内宋志伟会长牵头成立的海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情况,了解基地建设的政策、平台、智力及资源优势。宋志伟向代表团汇报了比利时校友工作概况及天津大学欧洲校友联合会的筹备进展。刘东志对比利时校友会的工作及天津大学欧洲校友联合会的筹备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希望依托校友资源、借助CBTC与天津大学良好的平台,能够挖掘、聚集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和优秀的人才,助力学校和园区发展,同时为欧洲校友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与发展平台。
30日下午,代表团拜会了位于布鲁塞尔的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教育处,郑保国参赞代表教育处与代表团座谈。郑保国参赞为代表团详细介绍了教育处的工作、比利时高等教育概况以及与我国教育交流合作情况。他希望天津大学在继续推动与鲁汶大学深入教育合作的同时,可以拓展更多的比利时合作伙伴,如IMEC、根特大学等。教育处也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天津大学,服务天大学子。刘东志详细介绍了天津大学与比利时的教育合作情况,表示学校重视国际合作,并致力于推动与国际合作伙伴开展实质性合作,同时感谢教育处对天津大学与比利时教育合作的帮助与支持,希望通过教育处的平台与资源,为师生创造更多到比利时交流、深造的机会。
鲁汶大学成立于1425年,拥有比利时国家大学的美誉,是世界顶尖高等学府,也是欧洲研究大学的领头人及欧洲研究大学联盟 (the League of Europe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 LERU) 的共同创始人。学校为世界百强大学,排名常年位列比利时第一名,连续3年被评为“欧洲最具创新力大学”第一名。大学约有54000名学生,10000名教职员工,学校优势研究领域有半导体、微电子及纳米技术、生物信息和生物统计、干细胞研究、临床医学、医学影像等。天津大学于2012年起与该校开展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至今已派出10余名学生赴该校学习。
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成立于1984年,是世界领先的纳米电子及数字技术研发中心,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微电子、纳米技术、辅助设计方法以及信息通讯系统技术(ICT)。IMEC总部设在比利时鲁汶市,拥有约3500名科研人员,2017年科研经费约5.5亿欧元。
(编辑 靳莹 赵紫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