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学科建设】天津大学一流大学学科建设工作会议系列访谈(一)

      2018-06-22       

编者按 

时至今日,国家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首轮建设周期过半,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正式公布,学校召集召开天津大学一流大学学科建设工作会,为扩大会议影响,动员全校力量投入到一流大学建设之中,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以“回顾·总结·展望”为主题,对部分校领导、学院、一级学科的负责人及专家进行访谈,以总结问题、分享经验,为天津大学一流大学建设和学科建设提供思路与指引。

受访者姓名:王树新   职务: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奋斗目标。同时,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可见,随着一流大学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学科建设也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那么,在国家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首轮建设周期过半的今天,天津大学在学科建设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效?学科评估为天津大学带来了哪些思考?未来天津大学学科建设的思路又是什么?

总结成就,打牢学科建设基础 

回顾往昔,“学校启动一流大学建设至今,始终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学科结构持续优化,学科质量稳步提高,在深化学科建设方面快速发展,取得了众多有影响力的成就,令全体师生、校友振奋和鼓舞的同时,也为学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坚实保障。”天津大学王树新副校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这样说道。

“近年来,学校学科结构持续优化,新增教育学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海洋科学、地质学、中国语言文学、网络空间安全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目前,学校共有2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初步形成了‘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综合性学科布局。” 

“2017年,学校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社会主义大学为目标,把握‘提升学科水平’和‘加强学科交叉’两条工作主线,系统谋划五大发展计划和五大支撑体系,编制完成了《天津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我校上报建设方案得到教育部专家委员会的高度认可及评价,最终成功入围全国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且为36所A类高校之一,批准我校自主建设一流学科数为(4+6)个。”

“2017年底,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我校共有25个一级学科参评,进入A类学科数达到14个。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进入A+ 档、4个学科进入A档(2%-5%)、9个学科进入A-档(5%-10%)。与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相比,进入前5%的学科数增加3个,进入前10%的学科数增加8个。” 

“根据最新的ESI数据显示,我校有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分别为工程领域、材料科学领域、化学领域、农业科学领域、物理领域、生物及生物化学领域、计算机科学领域、药理学和毒理学领域。其中,工程领域、材料科学领域、化学领域先后跻身世界前1‰” 

“学科评估作为推动学科建设的重要渠道,有助于高校深化内涵式建设,检验学科建设与同类院校的优势与差距。”在王树新副校长看来,天津大学应进一步总结与沉淀,为获取更大的进步指引方向,“这些成绩不仅是对我校一流大学建设的初步肯定,同时也为今后更加‘精准’的建设提供了支撑。”

凝心聚力,做好学科建设重点工作 

着眼当下,学科建设已成为高等学校战略发展的核心与基础,同时也是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建设等多方面的结合点。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深入推动学校快速发展也成为天津大学今年的重点工作内容。 

“天津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我们有责任、有历史、有条件做好这项工作。天津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大学,创办于1895年,自诞生起就确立了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以兴学来强国的使命。” 王树新副校长点明了当下推进学科建设势在必行,“振兴学科也成为当务之急的历史任务,在去年召开的天津大学第十次党代会中提出建设‘五个一流’,其中强调打造一流学科,就要继续坚持‘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学科发展理念,不断优化综合性学科布局,推动形成学科的结构性优势,实施一流大学建设方案,推进资源配置机制改革,使更多学科和领域进入世界一流。同时,学校2018年工作要点提出加强‘四个建设’,学科建设作为其中之一也被列为学校今年的重点工作。” 

“首先,我们要创新学科领域组织模式,推动在化工能源、新材料、管理与经济、化学与生命科学、可持续建筑与环境、建设工程安全、智能制造、光电信息、数据科学、环境生态等重点领域的学科交叉与融合,不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其次,加强物理学科建设,强化数学的带动效应,形成理科基础学科群体优势;成立文科建设领导小组和咨询专家委员会,建设高等文科研究院,孵化高水平文科成果。成立医学部,统筹医科建设,推进与医学院校和医院的实质性合作。” 

 “另外,推进顶尖学科建设计划,认真分析下一轮A+学科的增长点,精准布局,制定策略,狠抓落实。实施学科水平提升‘A计划’,对学科的建设要落实到操作层面,精准分析到各类学科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建设。” 

 “最后,加强一流学科(领域)建设,统筹‘综合布局’和‘重点建设’,瞄准‘五大核心指标’、实施‘双轨推进’,合理规划建设经费预算方案。加强过程管理及考核,实现责任追踪、经费投入动态调整。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引导资源共享,实现强势学科带动领域内其他学科发展,提升学科自身实力;通过学科交叉平台建设,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试点新机制。”王树新副校长详细介绍了2018年天津大学学科建设的各项重点工作。

笃行致远,把握学科建设战略机遇 

放眼未来,在国家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首轮建设周期剩余的2年里,“我们的学科仍然有很大发展空间,学科建设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王树新副校长面向天津大学未来的学科发展提出了建议,“我们的学科建设应放眼全球,站在世界坐标系下,对标更高的标准,努力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学科和领域。要坚持结果导向,引导学科建设成效产出,探索建立基于学科生长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和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建立综合资源配置机制,提升资源使用效益。强化学科集群建设,传统学科和强势学科要巩固并发扬自身的优势,引领交叉平台与新兴学科发展,形成互补支撑、协同发展、充满活力的学科群落和学科生态体系。”

 同时,王树新副校长也强调“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建设,根本在于一流人才的培养。天津大学在未来的人才培养道路上,应该着重考虑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的优化,将学术前沿和创新成果融入到人才培养之中,构建科教融合协同的培养机制,实现科研育人,打造具有‘天大品格’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 

 “今后五年,是天津大学跨越‘新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和第二步的重要五年,是进入新时代、打造新格局、实现新突破的关键五年。天津大学将以学科建设为牵引,以学科结构优化为突破,积极探索契合一流大学建设的学科建设体系,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打破制约学科发展的壁垒和边界,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为基础,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工作的开展。”王树新副校长感慨,“在一流大学建设的历程中,我们需要总结过去、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把握学科建设的战略机遇,以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工作的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队伍、打造一流学科、贡献一流学术、营造一流环境,才能将天津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社会主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