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工作学术研讨及培训会在天津召开

      2018-08-30       

本站讯(通讯员 陈冠云 李传波)8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人才选拔与评价委员会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天津大学承办的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工作学术研讨及培训会在天津召开,大会主题为“创新招生选拔机制,推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研招处副处长周国良,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信息系统建设处处长程卫星,教育部考试中心考务处副处长蔡武越,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白海力,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张淑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吴小林,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元英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金衍,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郑刚以及特邀报告嘉宾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谢维和,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张光宇,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岳昌君教授出席会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0余家会员单位、4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由金衍和郑刚共同主持。

28日上午,大会举行开幕式。元英进代表学校致辞。他对与会代表莅临天大表示热烈欢迎。他在讲话中表示,把握历史新方位,顺应时代新特点,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提升,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的发展,起点在于构建科学的人才选拔与评价体系。

白海力代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向大会致辞。他对会议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向与会代表表示欢迎。他指出,今年是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恢复学位和研究生教育40周年,研究生教育在过去的40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面对新时代的变化,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新一代研究生教育工作者也必将会继承改革的优良传统,不断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

张淑林代表学会致辞。她代表学会向全国各地的研招工作同仁表示欢迎,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她在讲话中回顾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发展历程和重要工作,并阐述了招生工作作为研究生人才培养第一环节的重要性。

大会宣读人才选拔与评价委员会《关于研究生招生工作先进单位与先进个人的表彰决定》,授予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9所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授予清华大学王任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林莉萍、天津大学张立迁、哈尔滨工业大学周善宝、上海交通大学张勇、常州大学李安萍、江苏师范大学王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进、山东师范大学裴金宝、华中科技大学查远莉10位代表研究生招生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并为获奖单位及个人颁奖。研究生招生先进单位获奖代表天津大学郑刚、先进个人获奖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周善宝分别作经验交流分享。

周国良作《关于2019年研究生招生政策解读》的主题报告。他从回顾2018年工作、解读2019年政策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强调了研招工作要如何更好的促进公平,如何加强党的领导,如何改革创新、依法治考等。

28日下午,程卫星作了研究生招生信息化工作的报告,着重从大数据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研究生招生报名、生源分布及结构、调剂录取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蔡武越在《考试安全保密永远在路上》的演讲中,以众多国家招生考试的违规案件为例,介绍了国家招生考试、考务规范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指出考试安全永远在路上。

谢维和的演讲以《招生的意义——招收优秀学生的路径分析》为题,以清华大学研究生申请—审核招生制度为例,从研究生招生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完善以及治理体系的价值三个方面,提出研究生招生选拔优秀学生的关键是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招生体制机制改革。

张光宇在《构建储备式纵向延伸的生源培育机制-探索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演讲中,介绍了广东工业大学在高校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具体工作,指出以“激发动机、提前介入、质量牵引”为要点构建储备式纵向延伸的生源培养机制。

岳昌君的演讲以《我国研究生就业的特点与趋势》为题,他强调从需求看供给,从就业看招生。面对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对研究生教育供给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发展。

29日上午,大会开设“硕士招生考试改革研讨”、“博士招生方式改革研讨”、“研究生招生单位招生过程规范化管理服务工作研讨”和“研究生招生第三方评价工作研讨”四个分论坛。北京大学等13家单位针对相关主题做了专题报告,与会人员积极讨论,交流研讨,分享人才选拔经验。大会闭幕式上,吴小林对本次大会做工作总结,并对人才选拔与评价委员会成立五年来的工作做简要总结。会后,部分参会代表乘车参观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

据悉,为保证本次大会顺利进行,27日下午和晚上分别召开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人才选拔与评价委员会评审专家组工作会议和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拟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通报大会筹备情况以及讨论相关工作文件等。(编辑 赵习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