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为什么要写“非虚构”——冯骥才非虚构文学研讨会在张掖举行

      2018-09-17       

我为什么要写“非虚构”

冯骥才非虚构文学研讨会在张掖举行


本站讯(通讯员 杨扬)“非虚构”是近年来写作领域的一个热词,但这个新的概念却并不清晰。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是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最重要的写作者之一,他的实践和思考格外受到文学理论界的关注。17日,冯骥才非虚构文学研讨会在甘肃张掖举办,京、津、沪、陇众多学者齐聚河西学院展开热烈研讨。研讨会一开幕,冯骥才便做客“贾植芳大讲堂”,以题为《非虚构写作与非虚构文学》的讲座给学者们带来了不少思索,也给大学生们带来许多启迪。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冯骥才便写出了一部典型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一百个人的十年》。近年来,他的非虚构文学创作“井喷”,接连出版了《凌汛》《无路可逃》《炼狱·天堂》《激流中》等多部作品。而在文学之外,他还以“传承人口述史”的方式为文化遗产编制档案。

这位写《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出神入化的小说家,为什么要写“非虚构”?在讲座中,冯骥才坦言,他最初曾想用史诗性的小说方式来描述时代,但他所经历的时代过于磅礴繁复,难以呈现,直到他读到美国记者特克尔的非虚构作品《美国梦寻》,他发现可以不用小说,而可以用非虚构的方式,用生活写生活。 在这种写作中,冯骥才感受到一种不一样的力量——非虚构的力量。“事实胜于雄辩”,非虚构的事实本身就具有真实的力量。

如今,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散文、传记和自传、口述史、新闻写作、人类学访谈都被装进了“非虚构”的大袋子。但在冯骥才看来,非虚构写作并不等同于非虚构文学。他认为,虚构和非虚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学思维。小说创作的思维是自由的,完全不受制约;但非虚构受制于生活的事实,它不能自由想象,不能改变与添加,必需遵守“诚实写作”,作家愈恪守它的真实,它就愈有说服力。

冯骥才总结,好的非虚构文学必须具备三个特点。一是思想性,不能没有典型性、审美形象和个性,而关键在于从现实里选择什么去写,在于对自己选择的题材认识的深度,“你对生活认识的深度决定你对事件与人物开掘的深度。”二是细节,细节可以点燃文章。冯骥才以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举例,祥林嫂“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这个细节一下子写出了她命运的悲惨;与小说里创造性的细节不同,非虚构文学里的细节必需是生活本来有的,要靠作家自己去挖掘。三是语言,中国人自古写文章讲究炼字,而语言关乎写作者的素养。由于无法发挥更多的审美想象,非虚构文学对语言文字的品质要求也更高。

除了非虚构文学,冯骥才还在讲座中谈音乐、谈艺术、谈审美教育。他说,审美是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不仅包涵艺术的美、形态的美,也包涵道德的美、情操的美。他还说,美的最大对立面不是丑,而是俗,“俗能把人变成猪”。这个时代是用刺激人们物欲的方式拉动消费,而一些表面光鲜实则俗气的东西往往更容易讨好消费者。此时更需要以一颗安静的心去面对文化,才能产生定力。

冯骥才非虚构研讨会为期两天,由河西学院文学院、《当代文坛》杂志社、中国非虚构写作研究中心和天津大学冯骥才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是作家李辉策划的“金秋河西学院文化盛宴”系列主题活动之一。(编辑 焦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