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校报特稿】“立德树人”(宣传思想文化会议)李家俊: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2019-03-27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 李家俊

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学校各级党组织肩负着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提升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把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落细、落实。

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遵循和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他强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是学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学校各级党组织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不断提高对当前社会思潮的辨析能力

我们应当清醒看到,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复杂,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任务依然艰巨。历史虚无主义、西方“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公民社会”、西方新闻观以及“两个质疑”等错误社会思潮仍然存在。这些错误思潮有的打着反思历史的幌子,有的披着学术研究的外衣,枉顾历史和现实的真实,无视当前“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通过丑化历史人物、片面夸大社会问题、鼓吹西方理念等一系列手段,质疑中华民族发展历史、我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历史、党领导中国人民90多年的奋斗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和国发展的历史、改革开放巨大历史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制造思想混乱。高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教师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学习,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要坚持运用好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对错误思潮的研判能力和辨析能力;要旗帜鲜明对错误思潮进行批驳,努力做到能够讲清楚错误思潮的理论渊源、主要问题,用主流意识形态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和教育。

层层压实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的重要任务,各级党组织要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着力加强思想引领和理论武装。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师生思想和行动的根本指南,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深入推进“三进”工作;系统加强学习宣传与研究阐释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学习领会蕴含其中的思想伟力、实践伟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二是要完善长效机制,创新方式方法,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我们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系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加强互联网阵地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充分发挥正向引导作用。要注重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三是要加强责任体系的建设。我们要明确各级党组织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发挥好监督和评价作用,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党的十九大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了战略部署,高等教育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学校各级党组织要切实肩负起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筑牢师生的理想信念之基,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天津大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

本报讯  2月28日,天津大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郑东图书馆召开。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及我校十次党代会目标任务,交流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进展和成效,部署了2019年度学校宣传思想文化重点工作。校党委书记李家俊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雷鸣主持会议。学校思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院级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分管教工思政工作负责人,在职教工党支部书记及关工委、师生代表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作了题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专题辅导报告。教师工作部、精仪学院、化工学院、建工学院、自动化学院、经管学部、海洋学院依次介绍了所在单位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做法。

李家俊在讲话中特别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分析了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系统总结了我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成效、不足和努力方向,并强调了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点任务,对抓好落实提出明确要求。李家俊号召与会人员要准确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向纵深发展,要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学校安全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赵晖)


党委教工部:

强化思想引领 推进教师思政工作

党委教师工作部自2017年成立以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一切从工作对象出发,扎实稳步推进教师思政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

“一统一 三健全 一强化”

明确工作目标,做好顶层设计 教师工作部广泛开展了校内外调研,围绕“将思政工作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的要求,制定了《天津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思政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我校教师思政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提出了“一个统一、三个健全、一个强化”,即“统一全校思想认识”“健全师德评价标准、健全思政教育制度、健全师德考核机制”“强化思政工作一盘棋意识”的工作设想。

注重思想引领,优化教师培训 为贯彻落实“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要求,教师工作部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工作,优化培养方案,注重通过思想和价值观引领,增强教师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情感认同。教师工作部一方面与教师发展中心各成员单位协同配合,调整培训内容,丰富思政课程;另一方面拓宽培训受众范围,增设“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项目”,扩大教师思政教育深度和影响力。

加强师德考核,营造良好氛围 思政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工作部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一方面加强师德考核制度建设,制定了《天津大学教师师德考核实施办法》《天津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另一方面发挥教师主动性,让教师成为师德建设的主体,开展“师德大讨论”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参与我校新时代师德标准的制定。

强化组织保障,狠抓工作落实 教师工作部邀请相关部门和学院,召开“教师思政工作联席会”,商讨各单位具体职责和任务,将“工作联席会”制度进一步发展为“教师思政工作小组”机制,通过小组形式来协调和开展全校教师思政工作。目前我校已初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多级联动的教师思政工作格局。



天津大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会场


教育考核两手抓

多彩活动营氛围

加强工作队伍自身建设 教师工作部努力加强教师思政工作队伍综合能力建设,搭建思政工作学习交流平台,会同相关部门组织“教师思政工作专题研讨会”“教工党支部书记专项培训班”等活动,与各学院教师思政工作负责人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师思政工作,努力促进教师思政队伍提升能力、增强本领,进一步提高教师思政工作水平。

提升教师教育培训实效 教师工作部在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基础上,丰富培训载体,将中宣部“学习强国”等有关教育资源纳入各类培训项目,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培育广大教师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此外,教师工作部将在“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基础上,实施“师生共实践”活动,将学生思政工作和教师思政工作有机结合,突出实践育德,挖掘教师思政与学生思政工作的契合点,全面贯彻“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

发挥师德考核监督作用 教师工作部严格落实《天津大学教师师德考核实施办法》文件要求,将教师行为“十项准则”要求转化为教师行为指南与禁行底线:一方面严把“入口关”,进一步落实聘前师德考核制度,将拟聘教师的思政素质和品德修养作为教师招聘、人才引进的首要条件;另一方面严把“日常关”,将师德考核工作融入年度考核、职称评聘等教师职业发展全过程。教师工作部还将与各院级单位密切配合,建立健全重大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和舆情处理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现教师存在违反师德、突破红线的行为,将依据《天津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相关要求严肃处理。

营造良好师德师风氛围 教师工作部将坚持思想铸魂,组织开展“弘扬爱国奉献精神,向祖国七十华诞献礼”主题活动,结合新时代“天津大学师德公约”宣传工作和“三育人”等评优活动,引导全校教师对自身职业规划及职业理想进行深入思考。同时,教师工作部还将持续开展“北洋师说”故事征集活动,不断挖掘先进典型事迹,营造重德崇德养德、学优争优创优的良好师德氛围。

2019年,教师工作部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综合改革凝心聚力、砥砺奋进。

 

 

精仪学院:多措并举 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能力

精仪学院以国家试点学院建设为契机,把握 “家国情怀教育、科技创新能力教育”两条主线,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方面,聚焦“理想信念培养、国际化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四项职能,凝聚五支育人力量,为“三全育人”打下坚实基础。

齐抓共管 统筹“大思政”格局

精仪学院发挥党委政治把关作用,制定了“党政联席会议事规程”“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对重大事项严把政治关;建立了“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调动全院教职工参与学院治理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优化顶层设计,制定了5年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加强目标管理和责任考核;打造一批品牌主题教育、志愿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将理想信念教育和家国情怀教育辐射到全体学生。此外,院领导班子还每年参加覆盖所有本科毕业生的座谈会、院长下午茶等活动,了解学生发展诉求。

明确育人功能 拓展育人途径

强化专业教师育人责任 学院在校内率先试点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师资队伍体系,激发队伍活力;开展工程专业认证,推进“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主渠道作用,党员院士、骨干教师、领导干部带头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出台了《推进课程思政的实施办法》,健全了《教师参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若干规定》等,引导专业教师把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质量提升计划”,提升教师“向教力”和学生“向学力”。学院自2015年起实施了本科生低年级全员导师制,累计为1077名本科生配备了186人次专业教师作为全员导师;自2013年在起全校首创党支部支部导师制,累计聘请导师38人次。

协同实验人员育人力量 学院出台了《关于科研促进教学的若干规定》等文件,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面向学生开放,规定实验室人员对学生的指导义务,开启面向本科一年级学生的创新创业“逐梦计划”,聘请实验人员担任指导团教师;建立了本科生“I2I”实验室,每年吸引学生超过200人。2018年,学院学生各级竞赛获奖100项,其中国际级8项、国家级37项。

发挥行政人员育人作用 学院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建立综合事务中心、本科生事务中心和研究生事务中心,制定学院机关工作条例和工作流程图,出台了《办公室岗位职责》《办公室接待规范》等文件,提升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水平;率先成立了院级新媒体中心,完善学院网站及官方微信平台,拓展网络育人空间。

整合校外育人资源 学院充分挖掘校友、企业等育人资源,成立了全校首个校友服务协会,启动校友导师计划,出版了《口述精仪》系列丛书。学院积极联系校友、企业设立院级奖学金,已设立学生创新实验室专项奖学金4项、企业奖学金2项、校友个人名义奖学金2项。学院连续2年获评 “学生工作先进单位”,连续5年获评“就业工作标兵单位”。近年来,学院和学院党委先后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等荣誉称号,学院的试点改革经验也先后被《光明日报》《中国高等教育》等媒体报道。

整体推进 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

学院今后将拟从五方面重点入手,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一是引导教师率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思政教育效果;二是兼顾学生兴趣与潜质,建立选-育-评联动机制,服务学生职业发展;三是改进学生学习体验,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提升课程教学育人质量;四是提升教学评价效果,有效激励教师教书育人;五是提升办公服务水平,适应一流人才需求。

针对上述几方面,学院将实施课程质量、科研质量、师资质量、服务质量、国际化质量五项质量提升计划,为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致力构建适应未来需要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本版刊登于2019年3月30日《天津大学报》第三版 责任编辑 李丹 学生编辑 尹艺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