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建筑工程学院余建星教授苦心钻研 播种智慧

      2019-04-12       

本站讯(通讯员 建工学院张宏垚)余建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高新船舶与海洋装备智能设计及管理系系主任,30多年来一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一线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他播种着智慧,收获着芬芳。余建星教授,博士生导师,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坚持为本科生上课,他作为学科带头人开设《工程总论》课程,为本科生上好第一课,启发学生为什么上大学,如何上好大学,树立远大理想,传承天津大学爱国奉献、诚信友善、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介绍本专业发展动态及行业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深入研究与实践教学理论和方法,改革育人模式,主持国家级教改立项4项,在全国性刊物发表教学改革论文多篇。在教学中,注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将把最新国家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等最新科研成果引入本科生课堂,开设《深海结构理论及试验》等前沿课程,使科研教学相互促进。同时,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将美国、欧洲一流大学的教学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多种模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行师生互动的“思、知、言、行”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方法和多阶段复合式考核机制,从考核“学习结果”向重视“学习过程”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主干课程中实行月考制,以及写报告、做实验等多种考核办法,取得很好效果。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苦心钻研,成绩斐然。余建星教授多年来从事新型军用、民用船舶优化设计、海洋油气工程结构,深海结构理论及实验技术、结构可靠性分析及优化、大型工程(海洋油气、船舶等)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海洋油(气)工程开发、智能监测预警技术方面做出了独特贡献。为满足我国海洋油气工程建设的需求,2010年余建星教授通过研究设计创建了国内第一个全尺寸深海管道/立管实验室,该装置目前已升级到模拟水深达12000米,可以模拟地震、台风、海啸、地质灾害等多种动载荷等效作用,具备在任何海域自主开发水下资源(油气、可燃冰、稀土、多金属结核等)的研究、设计、建造、生产等试验能力,其性能、承压、功能等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成功完成了大量试验,获得国内外权威机构的认证,使我国海洋油气管道全尺寸试验不受制于国外实验室,其研究成果使深海结构使用的钢材由国产成功替代进口,打破发达国家垄断,解决了我国深海油气工程的卡脖子问题,创造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3项,出版学术专著9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致力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余建星教授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致力于人才成长成才规律的探索与实践,创新出全世界最好的教学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启发学生学习、研究是最大的人生享受,在学习、研究过程中使其情商(心理素质、品德素质)、爱商(会感恩、关爱他人)、能力与知识最佳成长,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学生成为很会做人、很会做事、很会做学问的卓越人才。

为满足国内外行业发展需求,发出6000份调查表,召开十几次用人单位、归国人员、教师、学生座谈会,针对我国学生智商高、情商低、营养好、体质差、怕苦怕累的倾向,创建了涵盖品德、心理、能力、知识4维度28要素的人才培养标准,并在本校施行。在此基础上,与本校杨树耕教授一起制定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培养标准,经专家认证成为国家标准。2010年,他参与筹备我国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启动会,2017年4月8日-9日筹备并主持教育部“新工科”建设路线图(“天大行动”)研讨会。

教学理念得到密歇根大学(美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排名第一)系主任Armin教授等高度评价,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来校攻读学位和短期交流。

多年来,天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卓著,累计培养省部级干部6人,厅局级干部80多人,军队杰出人才2人,交通部杰出人才1人,获得国家科技奖的有30人次以上,如中海油副总工刘立名作为负责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年来,在余建星教授的带领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优良率提高62.7%,升学、出国、就业重点率92.3%,如2011级成绩最后一名本科生也考上985大学研究生,目前正在读博,发展顺利。余建星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成就显著,2017级王华昆博士发表SCI高水平论文5篇,国家发明专利8项,出版专著1部;2017级王彩妹博士发表SCI高水平论文5篇,博士二年级就超额完成毕业要求,课题组有多位学生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毕业生有多人从事国之重器、国之利器研发方面的领导、设计工作,如中国舰船研究院多位领导,中国船级社(制定国家海洋工程标准)多位主任,中海油、中石化的多位总经理、总工。仅2018年毕业的研究生就有4人从事航空母舰、水面、水下舰艇的研究设计工作。在其指导下,多位学生获船舶与海洋工程大赛一等奖,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累累硕果与余建星教授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工作、教书育人态度息息相关,即使在节假日、周末,也常常在工作中。余建星教授因材施教,紧密结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期望,注重培养高情商、高智商、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鼓励和引导学生树立短期目标和长远理想,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注重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刻苦钻研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热情和激情,引导学生自信、高效、愉快、圆满的完成学习任务,将学习和科研做最大的享受。

对学生科研,余建星教授总是鼓励学生大胆发散思维,支持学生购买任何必要的科研设备和软件。对此,王华昆博士感受颇多:“第一次投稿SCI时,因为国产设备测量精度被国际审稿专家质疑,余老师知道此事后当机立断要求购买进口高精度测量设备,这是实验室购买32万的世界上最好的三坐标关节臂的过程”。据王华昆、王彩妹博士介绍,自2017年跟随余建星教授攻读博士研究生以来,经手购买的大小设备总数超过13件,总金额超过150万。王博士在谈及自己出版第一本专著时还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因为实验室师兄师姐从来没有人自己出版过专著,在跟导师说自己要出版专著的想法之前内心是十分忐忑的,担心自己的想法被导师一口否决。当时自己也是壮着胆子去的,跟余老师说完自己的想法后,余老师就一口答应了‘行啊,没问题,你有任何需要,只要合情、合理、合法都会尽力支持’,后来,我的第一本专著就在余老师的支持和指导下,以及几位师兄的共同帮助下完成了”。据多位博士生讲述,对于需要用到特殊设备的试验,余老师也大力支持,鼓励学生到兄弟院校和研究院所开展相关试验,并帮忙解决相关的食宿问题,让学生的研究干劲倍受鼓舞。

在科研上余建星教授十分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鼓励学生到外地参与学术交流,每年也都会邀请国内外高校的著名教授,以及相关企业的专家到学科甚至本课题组单独学术交流。近年来有英国爱丁堡大学Spyros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Armin Troesch教授,美国著名海洋工程咨询公司Tanknip高级副总裁Martin,美国越洋公司海洋工程首席工程师张少哲(解决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专家)、美国莱斯大学首席教授Zou YAli、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西澳大学Mark Randolph教授、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系主任Cheng Yong,以及来自挪威、法国、中国船级社、军事交通研究所、海油工程、中海油服、中船七〇一研究所、中船七〇八研究所、中船七一九研究所、中海油研究总院、天津钢管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行业专家来实验室交流,介绍国内外行业的发展前沿和行业需求,也对本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进行交流指导。课题组成员也多次参与国内、国际大型学术会议,如OMAE、ISOPE会议,到银川、海南、海门、夏威夷等地参与学术交流等。

据实验室多位硕士博士介绍,除了科研,生活上余建星教授对学生健康、安全也关怀备至:余老师专门聘请了3位负责日常事务、财务报销的科研助理老师,节省了大家的时间和精力,使学生免除财务与报销的繁琐事务,可以把自己全部的精力用在学习和科研上。在开展试验过程中,余教授会聘请专门的工人协助搬运、安装等比较繁重的工作,使学生专心于试验方案设计、过程指导、数据采集分析等重要科研工作。提倡适量体育运动,并为研究生购置了羽毛球拍、毽子等体育装备,鼓励大家在科研工作的间歇适量运动放松。提倡按规律合理作息,保障适量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给予博士、硕士助学金在全学院是最多之一,且根据科研贡献给予合理的奖励。

课题组本科生、研究生都自信、高效、愉快、很好的完成科研任务,享受快乐的研究和成长过程,都立志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

在余建星教授的带领下,天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正共同努力迈向国际一流学科,力争创建世界最好领先的学科,为我国国家安全(创造最好的航母、战斗舰艇、潜艇)和深海资源开发(油气、矿产等)新的、更大的贡献。

(编辑 张华、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