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校报特稿】“三全育人”“五育并举” 天津大学“五育”之体育、美育、劳育追溯

      2019-11-27       

秉承健康理念 追求全面发展

——天津大学体育教育追溯

我校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体育传统历史悠久。1895年,北洋大学堂刚刚创办即主张“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教育理念,将西方近代体育活动引入学校,首开大学体育课程。1914年,时任校长赵天麟就曾批判不重视体育的教育是“一偏之教育,犹之巨颅纤趾,不至颠踬不止。”强调“生讲习之余,尤以发达体力为要义”,并针对“同学以课程太繁,力学过甚,以至于体育不甚注意者”,在1916年提出“强迫体操之法”。

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工作理念和“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的工作目标,创新体制机制,充分挖掘和发挥体育教育功能,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

我校体育教育成果丰硕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加强体育教育改革顶层设计

完善工作机制 学校建立了协同开展体育工作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体育工作会议,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同时,学校还成立了学生体质健康大数据分析工作小组,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研究和研判机制。

落实条件保障 近年来,学校专门划拨体质健康测试专项经费,加强和改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近3年先后引进6名优质青年教师开展武术、跆拳道等课程;多次选派教师参加高校校园足球教师和教练员培训,为大力发展校园足球事业储备师资力量。

以人才培养为主旨

构建第一第二课堂贯通机制

打造公共体育课程 学校开设了19个专项的体育必修课及围棋等体育选修课;积极推进“专项+理论+身体素质”的体育教学模式,保证身体素质教学内容不少于30%,且练习时间不少于30分钟;围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打造武术等综合素养精品课。学校科学规划体育教育的载体和模式,规划设置了体育专项课,加强学生体育俱乐部建设,配备了专业教师,通过开发慕课等在线体育课程丰富体育课资源,增强体育教学的吸引力、特色性和实效性。

开设课外锻炼必修课 学校面向2019级新生开设了零学分课外锻炼必修课,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本科生培养方案,真正实现了课堂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贯通。学校注重课上与课下协同,在各专项课程和课外体育竞赛中分别设置了技能考核和达标赛,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进行考核,加强体质与兴趣相结合,一方面关注学生体育能力和体质水平的差异,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干预措施,另一方面坚持因材施教和快乐参与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由学院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院工作实际,结合“一流大学”建设需求设置各自考核标准。

以体育精神为统领

凝聚校园体育文化内在价值

提升体育素养 学校加强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和管理,提高训练和竞技水平,游泳队在省部级、全国、乃至世界级比赛中夺得各类奖牌400多块,培养了9名国家级运动健将,打破了18项次全国大学生纪录,4支高水平运动队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引领体育风尚 学校开展各项校园群众体育活动,构建起以校园竞赛体系为统筹、以学生兴趣类体育社团建设为中心、以学生运动队建设为龙头的三层次群体工作机制;建设了33个体育兴趣类社团,打造了夜间有奖长跑、迷你马拉松等品牌体育活动,形成了校园中“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活动”的良好氛围,年度累计3万余人参加。此外,学校还组建了16支普通学生运动队,队员总数达500余名,以羽毛球队、龙舟队为代表的运动健儿在国家级比赛中奋勇争先,成为众多天大学子的标杆与榜样。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发挥体育教育综合育人功能

思政教育与校园体育活动结合 开学典礼上,学校邀请世界冠军邓亚萍为新生讲授体育第一课,结合世界冠军顽强拼搏、爱国奉献的体育精神,传递爱国主义情怀。此外,我校于校庆期间举办了校史长廊火炬传递活动,深入开展爱校荣校教育;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开展了“我和我的祖国”校园迷你马拉松、研究生体育文化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校园跑”等活动,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选派师生投身全运会和东亚运动会志愿者,组织运动员到幼儿园、附小开展“健康加油站”公益服务,引导学生投身体育志愿服务等。

德智美劳与体育融合 学校注重习惯养成和典型引领,从2019级学生开始,落实教育部文件要求的“两个挂钩”,即学生体测成绩或课外锻炼必修课与评奖评优挂钩、与毕业挂钩;设立了学生体育奖,评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先进典型,发挥体育特长生和学生体育骨干示范作用;开展了“书院杯”“师生杯”等体育活动,在“新工科”建设、书院文化建设、导学关系建设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公平竞争精神和顽强拼搏品格,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德智美劳与体育有机融合。

我校将在新时代高度上继续坚持“健康第一”的工作理念,树立“体育育人”的工作导向,构建具有天大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

体育部/文图

 

 

 加强美涵引导 弘扬传统文化

——天津大学美育教育纪实

回顾我校美育历史,北洋初创时期,学校就有歌咏队,1908年就有军乐教员。学校早期活跃着很多学生社团,350个兴趣小组大部分为艺术类。1948年,张含英老校长在题为《工程师的修养》演讲中谈到要重视美,他说:今工程师所缺者,就是“美”。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先后成立了北洋艺术团、王学仲艺术所、艺教中心、冯研院、工笔重彩所等机构,获批了全国首批文化艺术传承基地。

近年来,我校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按照《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立足学校“兴学强国”的文化土壤,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

 

我校美育教育蓬勃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

构建美育工作保障体系

建立机制 学校成立了工作研究组,面向国内外20余所一流大学开展调研,并通过文献研究构建美育知识图谱,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制定了《天津大学美育改革实施方案》。此外,学校还成立了美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美育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评估。

落实保障措施 我校将美育纳入学校一流本科教育“2030行动计划”,将“审美、立美”能力作为人才培养质量重要评价标准。此外,学校还每年划拨经费350余万元保障美育工作实施,建设了公共音乐教室、艺术长廊60余个,美育场馆7个。

深化教学改革

整合美育教学力量

丰富优质美育课程 学校开设了美育公选课30门,近2年与“新工科”建设密切结合,新建了15门美育通识课;开设了《杨柳青木板彩绘年画艺术赏析与实践》等具有中国特色、承载区域文化的美育课程。此外,学校还注重发挥课外实践课程的补充作用,近年来,开设了114门课外实践美育课程。

配齐配强美育教师 学校重新统筹校内师资,通过引育并举、专兼结合的方式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配备了专职美育教师13位,兼职美育教师81位,聘任具有研究与指导能力的师生、校友担任兼职教研员和美育导师。

增强艺术普及

发挥美育浸润作用

拓宽美育实践平台 学校大力支持北洋艺术团建设,把“建设好北洋艺术团”写进了党代会报告。北洋合唱团在世界享受盛誉。为了扩大艺术普及,学校开设了20多个院级艺术团,每年开展全校合唱节,并坚持22年举办周末音乐会。此外,学校还搭建了高雅艺术进校园、传统艺术进书院、“海棠季”等为特色的实践平台。学校每年各类美育活动达百余场,受益师生5万余人次;同时,帮助贫困地区创作艺术作品、培训音乐教师、组建乐队等。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我校以建设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为契机,依托基地开设了12门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年画工作坊、古琴社等传统文化社团;聘请了15位非遗传承人担任顾问,与民协100余位艺术家结对子;举办了民间文化进支部等活动,带领同学们领略中华文化魅力。

精心实施艺术创作 我校注重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培育,如:组织了原创话剧《侯德榜》《醒世惊雷》、原创音乐会纪念革命先烈张太雷诞辰120周年;举办了由中宣部、教育部指导的“放飞梦想——天津大学青春歌会”,使学生们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洗礼;创作了献给中国高等教育的交响乐《第一交响曲》《大学》,并在各地公演;创作了《向先贤致敬》等一批体现大学精神的作品;创作了《如梦令》等一批体现传统文化的作品,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气派。

深挖美育内涵

培养全面一流人才

促进“五育”协调融合 高等学校的美育要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相适应。学校根据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学科建设目标,以现有人文艺术类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衔接,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学科教学和研究;促进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等各种教育活动中揭示“心灵之美”“学术之美”“创造之美”等。

提高审美素养 学校建立了书院“美育沁润机制”,引导学生在业余时间不是去打电脑游戏,而是去欣赏高雅、阅读经典,举办班班唱、班班诵等全员参与的美育活动,促进学生审美培养和情感陶养。此外,学校深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引导广大学生开展经典阅读、深度阅读,营造以文化养成为核心的美育氛围。

鼓励创造美好生活 美育具有引导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价值。学校鼓励学生们在学习、生活各方面追求美、创造美,如:举办了“好作业好笔记”展览,手写出印刷体般的作业,在学生们感受美的同时,弘扬了学术的严谨;组织了创建美丽宿舍,环境变美的同时,引导学生感悟“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此外,学校还将引导学生结合本专业的学习,在创新创造中彰显美,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

我校将继续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把握立德树人根本,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团委/文图

 

 

探索育人模式 弘扬劳动精神

——天津大学劳动教育回顾

我校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充分挖掘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推动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贯通融合,探索构建劳动教育新模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校劳动教育形式丰富


追溯历史 倡导劳动教育

在北洋大学时期,我校坚持以“技术”为基础,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初,专业培养更为细化,并注重通过实地练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1958年8月13日,毛主席在我校作出了“高等学校应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的重要指示。全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了劳动实践教育。1959年,张国藩校长提出:“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改造旧知识分子和培养新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道路。”学校20世纪60年代设立了金工实习,并沿用至今;70年代开设了人工试点班,从工人农民中选拔学生,再回到生产实践;80年代,发挥重点学科优势,厂校协作,进行技术改造;90年代,倡导“311”培养机制,即学生要经历3年寒窗、一年下工厂实习、一年返校学习。

进入21世纪,学校开设了综合性、研究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建立学生课外活动基地等。此外,学校在“新工科”建设中也融入了多项劳动实践教育内容。

扎根实践 提升劳动技能

加强修身自律劳动教育,培养学生“会劳动” 学校于2019年推行了学生宿舍“力行工程”,在宿舍楼内张贴《学生宿舍内务卫生标准》《宿舍卫生值日制度》,推出《力行周报》,以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牵引,加强日常检查与督导;设立了“劳动大礼包”,奖励月末卫生安全检查中评出的优秀宿舍;建立了宿舍生活劳动教育荣誉体系,开展文明示范宿舍评选。4月30日,学校开展了“劳动美·奋斗情·家国梦”主题活动月暨“天大劳动周”启动仪式,并将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设为“天大劳动周”,组织全校学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形成“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劳动氛围。此外,学校进一步巩固文明校园创建成果,围绕人文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智慧校园开设了劳动岗位体验类课外课程。2019年,学校建立了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开辟了农作物种植体验区和厨艺技能体验区,聘任劳动导师,开展多期体验式劳动课堂。同时还开设了“后勤大课堂”,建设生活技能、绿色节能、餐饮文化、商业经营、青春健康五大系列课程,引导学生勤于劳动、树立“懂生活、会生活、爱生活”的价值观念。

构建开放包容教育模式,锻炼学生“能劳动” 学校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劳动实践,立足“新工科”建设,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劳动实践教育;统筹生产实习、机械工程训练基础等实践环节,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双创孵化器等平台,由企业人员指导学生进行劳动项目实践,探索“智慧劳动”“创造性劳动”“人机协同劳动”等模式;深化“创新创业+劳动教育”实践,完善“创新创业+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依托众创空间、宣怀学院等平台,增设本科生自主科研、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劳动实践子课题;以“挑战杯”“互联网+”“未来30年颠覆性创新创想大赛”等为抓手,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和创造性劳动。此外,学校还推进行业劳动实践,实施“青苗工程”“励行计划”,鼓励优秀学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织在校生到基层党政机关实习实践,加深对基层工作的认识,每年参与行业劳动实践人数近2000人。

开展“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报效国家”公益劳动实践 结合“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学校开展了主题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公益劳动。目前,学校已连续3年开展了“兴学之路”劳动实践项目,组织1200余名师生深入全国50余个国家级贫困村,建设“北洋梦想教室”58间,“一对一”帮扶留守儿童108名。此外,学校还开展了“自强之星”“劳动模范班”等评比活动,选树先进典型;举办了“奋斗青春最美丽”等教育活动,加强正向引导。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学校将继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劳动情怀、弘扬工匠精神,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合格劳动者与建设者。

学工部/文图


(本版刊登于2019年11月30日《天津大学报》第四版 责任编辑 李丹 彭莉 学生编辑 尹艺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