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文并图 求是学部)为全面总结“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2019年工作,深入研讨建设经验,研究部署2020年工作任务,1月6日下午,2019年“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年终总结会在卫津路校区第九教学楼召开。天津大学副校长王树新、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顾佩华、求是学部党委书记单小麟,以及八个学院教学副院长、平台骨干教师代表,共计18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求是学部党委书记单小麟主持。

顾佩华院士对2019年“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参与平台建设的全体教师和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全体教师共同努力、达成共识,将新工科理念转化为可实施方案。顾院士指出,新工科方案的四大核心内涵为立德树人、新文理教育、跨学科工程教育和个性化专业教育,以其为切入点新建的四门新课,《工科数学分析》、《设计与建造》、《智能电子创客设计与实践》、《思维与创新》,均取得了积极效果。

单小麟从建设背景、课程成效、运行模式三方面介绍了2019年“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建设情况,并对平台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接下来,平台将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及人才培养方案,为其他校级跨学科交叉平台的建立提供模板。
王树新指出,平台的建设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将新工科教育落到实处。他对2020年“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建设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首先,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打造可运行、可持续、可复制的实体平台;其次,探寻并推动一套符合平台发展规律的人事管理制度及激励机制,稳定教师队伍;第三,通过平台建设形成一系列具有展示度的高水平教学成果,包括教材建设、金课建设等,将平台的成功模式进行推广,引领高等工程教育。
最后,结合学生上课情况、课程成功经验及教学管理成果,课程负责人史国良、张冠伟、陈曦、蓝蓝分别介绍了《工科数学分析》、《设计与建造》、《智能电子创客设计与实践》、《思维与创新》的运行模式、积极效果及改善方向,为课程迭代提供思路,为今后课程的建设提供模板。
2020年,“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将围绕学校整体规划和中心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综合改革方案,继续推动新工科建设。
(编辑 焦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