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刘建彬) 2020年05月19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面向消化道早癌的诊疗一体化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及系统”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以视频会议的形式举行。本项目由天津大学牵头,上海交通大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评审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天津医科大学、北京华科智创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精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0家单位共同参与。
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处长区和坚、专项办负责人刘进长,“智能机器人”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赵杰教授、副组长韩建达教授、王金友教授,天津市科技局高新处谭振东处长,以及项目的责任专家段星光教授、李贻斌教授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项目技术专家组英国皇家工程院杨广中院士、清华大学王广志教授、厦门大学罗雄彪教授、天津大学陈焱教授、中山大学黄凯教授,项目负责人天津大学左思洋教授,以及项目组其他成员4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项目负责人单位天津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刘世光主持启动会,天津大学副校长王树新代表项目牵头单位致欢迎辞,强调该重大项目不仅是天津大学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重大突破,也是天津大学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标志性成果,他表示天津大学将切实落实法人责任,全力支持项目开展研究工作,做好协调和支撑保障,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和各项任务圆满成功。
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处长区和坚对项目团队成功申报重点项目表示祝贺,并希望团队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以实现国家科技创新目标为己任,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的嘱托。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刘进长介绍了“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的总体要求,强调项目应统一目标聚焦应用需求,围绕共同目标紧密协作,围绕具体目标长期投入,推动相关领域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天津市科技局高新处处长谭振东介绍了天津市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并希望项目团队攻坚克难,实现手术机器人基础科技创新。总体专家组组长赵杰教授对项目提出了相关工作要求。
项目首席科学家左思洋教授介绍了该项目的研究目标和内容、项目任务分工和关键节点里程碑等内容,在项目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项目的组织管理机制和项目组沟通协调机制。项目下设5个课题,左思洋教授分别就课题总体情况和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汇报。与会专家就项目和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控制、技术路线、临床实用性、过程管理等具体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最终一致同意通过项目实施方案评审。
“面向消化道早癌的诊疗一体化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及系统”项目于2019年12月立项,下设5个课题,共10家参与单位。项目围绕消化道早癌诊疗一体化手术机器人重大需求,研究基于消化道多模态、大面积、立体显微成像诊断与柔性可达、精准、安全手术治疗的重大科学问题,实现基于显微成像的诊疗一体化手术机器人系统设计,探索腔内质软可动环境中器械-组织交互作用机理与动态交互机制,建立消化道柔性入路载体刚柔转换与非线性驱动方法,实现消化道诊疗一体化手术机器人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体系。“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重点支持相关重要科学前沿或我国科学家取得原创突破,应用前景明确,有望产出具有变革性影响技术原型,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前瞻性、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



(编辑 赵习钧 郭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