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校报特稿】纪念建校125周年 “天大品格”篇——“矢志创新”:“为继起者规式”的“天大品格”

      2020-10-03       


   “天大品格”篇——“矢志创新”

“矢志创新”:“为继起者规式”的“天大品格”

□ 本报记者 焦德芳

大学从诞生之日起,便从实践和精神两个层面开始对自身道路的不懈探索,逐步形成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色和历久弥新的育人魅力。

创新性作为一所大学的文化之魂,影响着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发展。北洋大学的建立本身就是甲午战争后“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新起点”的产物,因此注定要走出一条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前无古人”的办学之路。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所书写的办学轨迹,无时不散发着“矢志创新”的天大品格。

肇基学府

——“开天下之先”的创新气魄

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诞生于甲午战败、国运衰微的晚清时期。她高擎的“兴学强国”的大旗,是中国大学精神的元始。她的成长壮大不仅是我国大学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大学从“参用西制”仿照学习向“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探索前进的典型。


北洋大学创始人盛宣怀


盛宣怀创建北洋大学堂的目的之一,就是“为继起者规式”。他在创建章程中提出:大学堂“是以常年经费甚巨,势难广设。现拟先在天津开设一处,以为规式”,即为后来开设的大学做出“开拓创新”的示范。那么北洋大学堂起到了怎样的“规式”作用呢?

一是确定了“兴学强国”的办学宗旨。教育是救国强国之本,大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兴学强园”。盛宣怀在创办北洋大学的章程中首先提出“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这一“兴学强国”的主张。北洋大学堂即为“兴学强国”而建立,高举起教育强国的旗帜,从此“兴学强国”成为中国大学百年传承的历史使命。

二是确定了与西方现代大学相一致的学科结构。北洋大学堂初创是综合性大学,头等学堂分设律例、工程、矿冶和机械4学科,既有社会科学学科,又有自然科学学科,与国家经济、政治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学科设置在当时是领先的。盛宣怀在规划北洋大学堂设立方案时,请美国学者丁家立以美国大学的经验作为学堂的办学蓝本。可见,北洋大学堂学科的设立是着眼于当时世界高等教育的前沿,领衔我国的高等教育。

三是确定了北洋大学堂的办学层次,形成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雏形。北洋大学堂设有头等学堂和二等学堂,头等学堂是大学本科,二等学堂是大学预科;同时规定本科毕业后留学欧美大学研究院攻读研究生;基本形成了我国从预科、本科到研究生的高等教育培养层次。

四是确立了注重实际、学以致用的作风。清末的八股取士脱离实际,浮华空泛,被世人痛斥为“国之祸患”。北洋大学堂则一改封建八股文教育传统,以教授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学生的真才实学为目的;所教授的课程密切联系国家和经济需要,不搞尊孔尊儒,不开设儒学课程;安排实验实习课程,学生下矿井实习,到野外测量,学以致用;奠定了中国高等教育崇尚科学、求真务实之风。1896年春,盛宣怀禀明两江总督刘坤一,筹款议建南洋公学,“初议筹设南洋公学,拟照天津分设头等二等两学堂”,“如津学之制而损益之"。

继南洋公学后,四川、山西、湖北等省也先后设立了大学堂,印证了盛宣怀“为继起者规式”,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先河的初衷。

改造中华

——“建设为同胞”的创新建树

北洋大学的创建本身就是对于传统封建教育的突破。初创之时,大学堂不设中学,只设西学;学科不设五经七律之学,而设律例(法律)、工程(土木)、矿冶和机械等西方学科;课程不开设经史子集,而是开设材料学、机械学、矿冶学等现代知识课程。所有这些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颠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根据“兴学强国”的实际需要办学。

1900年初,北洋大学颁发了中国第一张大学文凭——“钦字第壹号”;


中国第一张大学文凭在北洋大学堂诞生


1903年北洋大学主教学楼建成


1903年,北洋大学选派了中国第一批本科毕业生出国留学;1928年,北洋大学设立“水工实验所”,在中国大学中率先开展高等工程教育实践;


北洋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


1925年北洋大学选矿室


1928年率先将教育与学术研究、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相结合,成立研究所、培养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自主科研的成功;1934年,成功试制中国第一台飞机发动机,为中国航空工业奠基……


建于1935年的机械系飞机陈列室


1938年西迁合组西北联大,树立起教育抗战的大旗,不仅保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血脉,而且培养出比战前更多的人才,并且播下了繁荣西北高等教育的种子:全面抗战期间,北洋大学培养出1000多名优秀毕业生。从秦岭的山沟里走出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吴自良、第一个在苏联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高景德、空气动力学专家戴昌晖、通信专家杜锡钰、航空专家张桂联等一批后世科学巨匠。当时师生中有很多人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直接投身抗日战争中英勇杀敌,而大多数则选择了工程人才独有的方式,为打击侵略者贡献自己的力量:陕南冶金的工艺改良、渭水上游的水文工程、甘肃兰州的水利设计、四川攀枝花巨型磁铁矿的勘探、滇缅公路的修建、抗日根据地的军工生产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急待工业建设的大后方,成了“北洋人”矢志创新的主战场!

1949年师生护校迎接解放,将一所完整的大学交给人民,创造了校务委员会的管理模式,为全国高校向新中国平稳过渡提供了经验。

时代垂范

——领跑高校教育革命的创新实践

1951年,《人民日报》发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的文章,提出:“在毛主席的教育思想基础上逐步建立新中国的教育科学……新中国的教育应该是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的人民教育,也就是为人民大众服务,并成为人民大众‘真正自己的’教育。”由此,高等教育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和满足人民大众需求,开始了结构性调整。

1951年,根据全国高等教育会议精神,教育部开始了院系调整与合并工作,第一个试点单位就是北洋大学。1951年6月2日,教育部高三字第533号文件通知:“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自1951年8月1日起正式成立天津大学。”1952年暑假,调整后的天津大学开始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构建新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实践。天津大学根据苏联经验对教学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在全国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

天津大学的教改探索符合党中央关于高等教育探索的方向,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人民日报》自1958年1月起陆续登载了介绍天津大学办学经验的文章——《天津大学干部特别班效果很好》《一个实习工厂的转变》《天津大学同学到各种岗位劳动锻炼》等。

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主席在河北省和天津市主要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天津大学视察。当“毛主席来了!”的消息从广播中传出,整个天津大学沸腾了。数千名师生员工潮水般涌向主楼(第九教学楼)前广场,“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毛主席频频向师生招手致意,视察了学校的机工厂、铸造厂和正在兴建中的硫酸厂。毛主席在视察中做了重要指示:“高等学校应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

随后《人民日报》以《毛主席在天津视察时提出建立地方独立工业体系》《关于在高等学校贯彻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几点认识》《一次深刻的教育革命》等文章,报道了毛主席对于天津大学的视察和天津大学的教育革命经验。随着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关于高等教育的“三点指示”也迅速传遍全国,天津大学教育革命的经验也伴随“教育大革命”的浪潮席卷大江南北而在全国高校中推广。

破壁求实

——前瞻高等教育道路的创新探索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也同时宣布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高等教育如何改革开放?带着疑问和探索走出国门去向世界先进的高等教育学习。1978 - 1982年,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家、时任天津大学校长的李曙森和继任校长史绍熙,在出国考察了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后,根据国内情况,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在国内最早提出了建设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

1986年,天津大学制订学校“七五”发展规划,时任天津大学校长的吴咏诗认真总结了天津大学高等教育规律,借鉴世界先进大学的经验,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关于“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方针。该9字方针经学校党代会和教代会讨论通过,作为天津大学重要的发展方向。

之后,吴咏诗认为,一方面,只在“开放式”这样的办学目标中体现向世界开放的内容,并没有充分体现“国际化”的内涵和未来大学发展的本质;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国内高教界强调“对外开放”,而在世纪之交,“国际化”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它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所以,他认为有必要把“国际化”作为现代大学的发展目标之一单独提出。这是吴咏诗在一段时期内反复思考提炼的观点,并得到了学校党委的认可。之后,吴校长继续完善他的思想,撰写的论文《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关于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若干思考》在核心期刊《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上发表。吴咏诗把“国际化”和“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已为国内一批重点大学所接受,当时教育部有关领导称其为“对中国高教发展的重要贡献”。

1983年5月,在全国高教工作会议上,天津大学名誉校长李曙森联合其他几所重点大学的校长,联名将他亲自执笔的 “835建言”上报中共中央书记处。邓小平亲笔批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建议书记处一议。”后来国家关于建设“211”、“985”工程计划的指导思想,正是李曙森等人建议的进一步发展。

日新又新

——新时代一流大学的创新担当


天大1995年后的校门


2017年,天津大学在十次党代会上正式明确——坚持“兴学强国”的使命、“2.9972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爱国奉献”的传统和“矢志创新”的追求,这是天大品格的核心表达。

沧海横流,“矢志创新”的天津大学一直在不断突破和改变。

源于“矢志创新”,今天的天津大学正在建设成为新时代培养卓越人才的重镇。学校秉承“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发展理念,形成了工科优势明显、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医、教育、艺术、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学科布局。11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ESI前百分之一,3个进入ESI前千分之一。天津大学是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入选学校,牵头培育组建的“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全国首批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2019年4月,天津大学正式发布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 :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积极布局施策,全方位推进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是天津大学数年磨一剑交出的答卷,是世界工程教育的一种全新范式,是“天大人”以“矢志创新”的精神,真正把新工科建设落实到中国工程人才培养工作的“施工图”。


天津大学正在领跑中国高校“新工科”建设


源于“矢志创新”,今天的天津大学正在建设成为科学技术研究的高地。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海燕”刷新中国水下滑翔机潜深纪录、牵头建设世界最大的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人工精准定制合成酵母长染色体、在轨脑-机交互系统随“天宫二号”遨游太空……近年来,天津大学产出了一批又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


“妙手”手术机器人成为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创新的新突破


源于矢志创新,今天的天津大学正在建设成为高校服务社会的标杆和典范。学校建立了宣怀学院、区域发展研究院、天津大学 - 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福州国际校区……让天津大学成为了助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的“智慧”引擎。

源于矢志创新,今天的天津大学正在建设成为文化传承的渊薮。冯骥才先生带领团队累时近20年为全国数百个传统自然村落建立图文档案;王其亨教授为了“找回中国古建筑丢失的话语权” 奔波36年;张玉坤团队为上万公里明代长城和海防工程“摸清家底”;100间“梦想教室”和上千支“不走的实践队”在西部山区传播知识火花,让留守儿童有机会说一声“芝麻开门”;北洋艺术团享誉世界,在代表全球合唱艺术最高水准的国际大赛上唱响“中国声音”。


校友参与设计建造北京大兴机场等系列超级工程


源于矢志创新,今天的天津大学正在建设成为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节点和纽带。学校成立“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与“中国与中欧国家科技创新大学联盟”,成立“中国—东盟智慧海洋教育中心”及“国际能源合作机构—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与世界上45个国家和3个地区的232所高校、研究机构及公司签署协议。

百廿五年笃定前行,天津大学正迈着坚实的步伐,以锐意创新的姿态,迎接她的125岁华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兴学强国”的使命,“为继起者规式”的天大担当,造就了这所大学“矢志创新”的执着追求,也造就了她大度从容、厚重内敛、求实勤勉、不事张扬的性格,成为感召师生校友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坚信,“矢志创新”的天大品格将继续在这片热土上发掘弘扬,代代相传,功在今世,泽及后人。


(本版刊登于2020年9月30日《天津大学报》第3版 责任编辑 李丹 学生编辑 刘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