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既意味着总结,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与憧憬。新春前夕,一群中青年建筑师与崔愷院士相聚一堂,从总结工作延伸到对行业和个人发展的思考。年轻人一一提出日常的困惑,崔愷院士则不仅答疑解惑,也作了更深入的延伸思考。我们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摘录如下,希望在新一年的工作开始之际,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借鉴。
请问崔愷院士,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建筑师,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特质或者能力是什么?您对年轻设计师有何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建议,年轻设计师需要加强哪方面的知识储备?另外,您年轻的时候是否有过职业迷茫期,又是怎么克服的?
崔愷 在我看来,如何把以往所学的知识真正转化成设计,并通过沟通和合作,以及足够的专业经验使建筑实施落地,这是一套非常重要的能力。可能与其他专业不一样,作为建筑师,要更多地“向下”扩展学习,越学越深入,越学越具体,越学越微观,而不是总是浮在上面谈理念。
一些优秀的外国建筑师,比如诺曼·福斯特、伦佐·皮亚诺、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等,他们的作品不仅表现非常精美,专业技术能力也非常强,有一些能力是我们建筑教育阶段所传授的知识很难全部覆盖的,包括如何让设计真正落地的细节,对生态环境、对社会人文、对技术和材的具体认知等,都有很大的学习空间,所以,建筑师是应当“学无止境”的,应当根据自己所处的职业阶段和自身特点去学习,并结合具体项目及时补充自身知识的不足。
同时,在工作中也要学会承担责任,从一开始跟着别人做,到独当一面与各专业配合,再到带领团队一起做,责任的增加伴随着能力的提升。这是我们建筑设计行业的一个特点:不是学好才能干,而是边干边学,学一辈子。这不完全是“迷茫期”的问题——在人生不同的时期都会有迷茫,它是一种状态,说明你还在思考。但实际上,迷茫更多来自于我们的工作。建筑行业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这就导致我们因为专业以及承担的社会角色,在面对一个项目时,往往要做出很多综合判断,这些判断与社会、经济、生态和千千万万个使用者的需求都密切相关。如今整个社会更趋向于理性,不像以前比较急躁,国家的发展战略也有了调整,所以我们要学会多学习、多思考,合理规划好自己的发展方向,适应新的形势,不要彷徨,要有信心。
当下房地产行业缩水、建设速度放缓、群众影响力增加、建造质量要求提升、国际关系复杂……我国下一步的建设重点在哪里?参考其他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和商业形态变革,建筑行业是否也会受到隔行冲击,形成工作类别、形式或者内容的创新?年轻一代的建筑工作者应何去何从?
崔愷 这是大家都在共同面对的问题。当今的建筑行业,从总体上来讲是在作“存量发展”的——少盖房,多修房,少扩张城市,多织补城市,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基本方向。对中国院来讲,既有建筑改造项目还不太多,但有所增加。院里正在举办“城市的进化”展览,学术研究的案例较多,实践比较成功的还相对较少,但我们要进行总结和讨论,以应对今后的需求。无论是旧房改造还是新建项目,一定要对于既有环境有所考虑,基于历史、文化去看,多层面地去看,而不是把它当成抽象的任务清单。如果把既有建筑改造的工作交给施工单位,我们只负责设计新的建筑,这种更新比较消极,其实城市更新的旧建筑改造可以很有创新性,国内外有许多吸引人的优秀案例,碰到这种机会,一定要抓住!我提出“本土设计”,很重要的是“以土为本”——在对既有各种环境要素充分认识的前提下去做设计,把设计嵌入到既有的环境当中,这一点实际上非常有意思,而且特别容易讲道理。总的来说,在存量发展中,大家要有正确的预期,对现状环境给予充分重视。比如前几天,我和设计团队讨论一座山地校园中的体育场设计,场地中有几棵大树,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这些不是挂牌古树,就把它砍了,而要把它变成激发你思考、通过设计解决问题的动力。比如经过位置调整、结构改动、空间架空,就可以把树保下来,这就是做了件善事,这就是好设计!建筑行业的发展正在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建筑师早已在工作中应用了新技术。这些技术,即使我们不能全部熟练掌握,也要知道如何利用它们作为设计创新的工具。我认为,未来建筑师的创作不太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因为我们的设计是有情感的,有文化艺术属性的,无法完全用大数据学习去实现。要保持高水平的设计,就要不断更新知识系统,技术的革新对我们是利大于弊的。精细化、智慧化、高质量的设计一定会是未来的趋势。
如今舆论与媒体似乎越发青睐个性鲜明、风格突出、有网红意味的建筑。而部分观者眼中的优秀作品,实际可能造价高昂,标新立异,脱离了地域性特点,似乎与本土设计的理念有所冲突。请问崔愷院士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崔愷 “网红”现象确实已经渗透到建筑行业。很多网红建筑确实很优秀,它们所呈现的品质,有的是奇特的,有的是美的意境,有很多正面的表现。一个建筑是美是丑,是分多层次的。现在大家常常提到丑陋建筑,我认为还应该把丑的层次分出来,是看着丑,让人感觉到不舒服?还是从某种角度判断,确实存在问题,很不恰当?或者根本是毫无意义的刻意夸张表现?这些完全是不同层次的“丑”。美也是这样。一些照片上看起来非常漂亮的建筑,比如萨尔克研究中心、流水别墅、西塔里埃森的学校,都是大家慕名已久的建筑,当你到现场看的时候,仍会觉得非常震撼,非常感动,这就是真正的好建筑。实地看的时候,你会深入了解建筑和周边环境的关系,与场地标高、植被的关系,一期、二期扩建的过程等,比杂志上看到的内容还要细致感人。但也有不少在媒体上传播的网红建筑,在现场看会让人感到失望,有些是粗糙的,有些是不实用的,有些甚至是虚假的、令人气愤的骗人效果!因此我们看建筑,一定要从全面、专业的角度来看的,不要流于片面。对建筑作品的评价,也应当是全方位的。国内很多的网红建筑在和环境的关系处理上缺乏深入考虑,只顾着自己创造一个奇观,而显得过分生硬。我们作为建筑师,要对建筑空间环境全面负责,而不应刻意去设计网红建筑,因为“网红打卡”只是对某一瞬间或是某一角度的解读,那些长久跟建筑使用环境共融、共享的城市居民,才能够更客观地评价建筑,因为建筑是否方便、漂亮、开放等因素,都与他们的生活有关。其实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即为谁服务的问题。我们设计建筑,追求更好的品质,但一定要能够帮使用者去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一个作品能成为“网红”,是因为它呈现出的某种设计语言是大家喜欢的。我们可以学习如何在总体合理的情况下去关注这种语言,比如对某一种新的体验性空间恰当地加以利用,也可能会造成网红的效果。当然我认为,更需要关注的还是对场地的研究,对适应这一语境的探索和思考,使建筑看起来更加和谐,创造符合环境特色的网红语境。
现在国内很多地区都已经开始施行建筑师负责制,但是被提及的主要是建筑师的终身责任,而不是决策权力。作为年轻建筑师来说,应该如何在项目中争取设计话语权,如何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职业安全感?
崔愷 我认为要从三个层次来说。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讲,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国家对设计行业的前瞻性布局。但在制度还不完善的前提下,任何一种改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建筑师负责制在实施层面还缺乏完整的配套管理规定。在建筑师负责制的试行中,少量项目可能因为业主的认同,条件宽松,给予建筑师更多的话语权,而大部分项目因配套政策不齐全一时还无法实施。第二,无论设计院还是个人,我们都需要做好准备——完善的制度早晚会来。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将来我们肯定要更多地走出去,要想真正在国际上打造中国品牌,就要从设计开始,而国际市场上许多项目都要求建筑师全面负责。无论是为了设计院走出国门,还是为了我们建筑师自身长远发展,不被淘汰,都要学习新的业务知识,跟得上形势的发展。建筑师不仅要会做设计,还要会做工程管理,设计协调。现在注册建筑师考试和继续教育都加强了这部分内容。建筑师负责制,应对相关专业、专项、配套以及整个技术平台搭建、管理都要了解,同时对造价、经济、进度等也要把控。当然建筑师也不是万金油,许多方面还要团结相关领域的专家来合作,才能应对复杂的项目。对年轻人来讲,国家给这样一个方向是很好的事,要学习和补充原有的不足。可能用不了十年,中国的建筑师负责制会真正落地。第三,实行建筑师负责制,建筑师不仅要对人的生活环境有责任感,同时又要有对参与建设的各方面的利益有一种认同感。开发商、设计、施工单位,从各自职业的立场出发各司其职,虽然我们可能会抱怨开发商的某些行为,但行业链条需要各个环节互相承认、互相尊重,要帮业主去解决问题,同时坚守设计的底线。总体来讲,未来会出台更多建筑师负责制的配套政策,大家还是要多学习,同时在工地配合中尊重别人,坚定自己的立场,这将会是特别重要的成长过程。
我们应该如何平衡公众和专业人士在审美和价值取向上的一些差异?比如建筑形象和功能等。
崔愷 对大众看热闹而言,形象是他们的关注点;对使用者而言,比起“好看”,实用更为重要;对建筑师而言,功能永远是第一位的。要在功能合理的前提下创造顺其自然的建筑美学形式。尤其是年轻人,注意不要片面地追求形式,而给业主、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和牺牲。同时,我们在设计当中也要考虑城市和社会等因素,不仅创造为业主服务的使用空间,也要创造积极的城市空间,美的,有正能量的建筑,让客户感到骄傲,也提升了他的投资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对建筑界有很多重要而具体的指示,比如他提出的“两山”理论,要求建设工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责任与担当。以前好的设计是找到建筑形式、使用空间、造价三者的结合点,现在我们要再结合生态环境、城市环境。为此我们的指导方针改为“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各级政府也在各方面,加大力度落实总书记的系列指示,许多浮躁的观念也得到了抑制,社会的建筑审美也正在回归理性,回归自然和文化自信。总的来说,创作环境正在好转,而我们从建筑师的角度更要主动地用设计引导社会向新的理性和全面的建筑审美演变。我也希望会有更多的政策出台给我们的创作提供好的保障。
(编辑 郭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