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Comprehensive news

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在广大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二)

作者:辛科霆 陈思编辑:梁绍楠 王润嫣来源:党委组织部

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向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温暖人心、催人奋进,高瞻远瞩、指引方向,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实践性,为天津大学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标定了航向、指明了路径,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天津大学的关心厚爱。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天津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的要求,怀揣报国之志砥砺奋进,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和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大学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院长元英进说,在喜迎母校130周年校庆之际,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合成生物技术团队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导向,加速实现“合成生命、设计生命”的使命,践行天大实事求是校训,彰显天大“强国担当”。我们将持续深耕基因组设计合成、合成细胞构建、DNA数字信息存储等领域,引育领军人才,强化原始创新,构建底层方法论框架,抢占合成生物战略制高点;组织跨学科人才汇聚,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合成生物技术体系,实现仪器和关键试剂的自主可控;打造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平台,协同头部企业推进成果转化落地,助力实体经济升级;创新本博、科教、校企、国际四贯通模式,通过“双螺旋”精英班等举措,培养兼具科学素养与工程能力的栋梁之材。

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佑海说,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心潮澎湃,备受鼓舞。高校法学院是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法治人才的重要论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教材体系和话语体系,加强法学理论创新,不能做西方法学理论的搬运工。当前,根据对外开放的迫切需要,要把培养优秀涉外法治人才置于重要地位。法学教育要特别注重立德树人,使培养出来的法治人才不仅具有适格的法律专业知识和实际业务能力,还要有优良的品德。我们法学教育者要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引导和激励学生,在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断前进。在科研领域,我们要结合国家需要和天津大学实际,努力推进法学学科和工科的交叉教学和研究,在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法治人才的同时,不断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法治智力支持。

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天津大学首席辅导员冯翠玲说,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亲耳听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我激动万分,备受鼓舞!作为学校首席辅导员,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我们更好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我将和年轻辅导员一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大学生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和期望转化为实际行动,奋勇争先,挺膺担当,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天津大学智能制造中心主任、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孙涛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更觉使命在肩。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出殷切希望,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奋进坐标。我一定牢记嘱托,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新工科教育改革为驱动力,持续做好多学科交叉的项目制课程体系、产学研融合的实践教学中心、人工智能赋能的教学平台等核心育人载体建设,加快打造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站在天大百卅新起点上,我必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在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征程中走在前、做表率,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天津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党委书记吴晶说,今年是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是对全体天大人的巨大鼓舞和殷切嘱托。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者、一名聚焦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科研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更为我们指明了立德树人、服务国家的根本方向。医学部药学院党委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团结带领广大师生传承实事求是校训精神,立足国家医药卫生健康战略需求,培养德才兼备的拔尖创新人才,在服务“健康中国”和建设“教育强国”的征程中贡献“天大药学人”的智慧与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张水波说,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深感振奋,备受鼓舞。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会员与高校学者,我将结合“一带一路”国际基建领域实践,将科研扎根于国家战略需求,让研究成果真正成为服务国家决策、助力企业发展的“金钥匙”。百卅芳华,初心如磐。站在新起点,我将继续发扬学校爱国奉献的传统,践行民进“求实为民”的担当,让国际基建研究更接地气、人才培养更合需求、社会服务更有实效,为民族复兴贡献天大力量。

天津大学驻甘肃宕昌帮扶工作组赵洪浩、彭森、赵国光说,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后,我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扎实做好定点帮扶宕昌县工作,是发挥高校社会服务核心职能、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秉承天大人“兴学强国”的使命、“爱国奉献”的传统和“矢志创新”的追求,将重要回信精神转化为做好帮扶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引导更多天大师生到乡村聚集、推动更多天大科技成果在宕昌落地应用,集中力量办成更多宕昌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推动定点帮扶工作提质增效。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征程上,我们将牢记使命,接续奋斗,展现天大担当,贡献天大力量,以优异成绩回报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第四批全国样板党支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亦城亦乡党支部书记、城乡规划学专业2023级博士生王佳倍说,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们全体学生党员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作为新时代的天大学子,作为扎根在基层的学生党支部书记,我深切体会到,我们个人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将把这份沉甸甸的嘱托转化为实际行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做好支部建设,筑牢坚强战斗堡垒。我们将引导同学们把爱党爱国之情转化为强国报国之行,刻苦学习,锐意创新,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学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为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贡献我们天大青年党员的青春力量!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