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教务处 马院 供稿)“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出发,设专章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行的部署要求。天津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国家安全的重要论述,校党委书记杨贤金亲自挂帅担任课程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颜晓峰院长和法学院孙佑海院长牵头,10位国家安全及交叉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组团,17个学院(部)的36位实践导师参与,以“1+36”全景智慧教室共同授课模式,面向5000多名大一新生开设《国家安全教育》数智化公共基础课,提升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教育生态。基于“立德树人”和“学生本位”理念,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础课的通知》文件精神,天津大学着力构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教务处统筹管理、马院牵头组建教学团队、专家学者咨询指导、各学院专职教师和学工队伍协同联动、技术部门支撑保障”的工作格局,持续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实践等核心要素的体系化建设,不断建立完善以学生为中心,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管理模式变革的国家安全教育生态。
依托智慧教室系统,革新教学育人格局。立足课堂主阵地,实施授课小组制,打造统筹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双师”队伍。在理论教学方面,统筹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经管学部等校内教学团队,同时聘请校外专家,打造以专业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的国家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在实践教学方面,从17个学院(部)遴选出优秀辅导员,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组织策划国家安全教育活动。从今年暑假开始,课程团队保持着每周至少一次的碰头频率,研讨授课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和模块化分工,互相提建议,理顺授课思路,努力兼顾老师的不同风格与授课内容的一致性。
依托“新工科”专业优势,完善理论教学体系。课程团队贯彻落实杨贤金书记提出的“讲重点、讲生动、讲深入”要求,多次组织专家团队打磨课件,打造精品课件库、录制线上精品课程,通过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推动科技赋能等方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尤其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课程团队在厘清十个章节、二十个安全领域之间的逻辑关系后,最终确定围绕“两大理念+五大要素+五个统筹”来设计课程大纲和均衡师资配置。由颜晓峰院长和孙佑海院长讲授总体国家安全观和统筹发展和安全思想背后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由八位青年学者讲授人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等重点安全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依托虚拟仿真技术,拓展实践教学渠道。在校内,以“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一体化贯通”为目标指引,以科技安全为切入点,课程团队联动各学院开展特色案例库建构工作。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天津大学在新工科建设方面的突出优势,以“网络安全+震网+海网+智能电网”为核心辐射其他安全领域,打造“智慧教学”+“课堂教学”+“日常思政”+“课程思政”国家安全教育示范基地。同时,依托天津大学虚拟仿真中心,以虚仿技术为载体、以数字技术为抓手,开展桌面、沉浸、分布式多种类型虚拟仿真教学,建设国家安全课程资源平台和虚仿体验教学中心。在校外,课程团队建立国家安全实践教学基地群,强化各基地的互补性和协同性,充分利用与天津海关、天津邮局海关等单位共建的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师生上好“国门安全”现场实践课。(编辑赵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