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秦始皇帝陵兵马俑的文物保护”讲座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杏荪楼顺利举办。秦始皇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做客北洋大讲堂,为天津大学师生详细勾勒了秦始皇帝陵的全貌,并带领师生走进神秘的秦时岁月,领略流传至现代的秦时风光。

讲座一开始,侯宁彬院长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了秦始皇帝陵兵马俑。据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位于西安以东约37公里的临潼区,是依托秦始皇帝陵和兵马俑陪葬坑而建的遗址类博物馆,属国家一级博物馆、5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20世纪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接下来的讲座中他又着重讲解了保护皇陵文物的过程以及对兵马俑彩漆保护的相关知识。据侯院长介绍,这项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技术需要一种独特的化学试剂,将黏土和表面原漆黏合住,并用化学试剂固定住,同时还要做好保湿工作,以防彩漆的卷曲、脱落。他希望未来在与天大软件学院、计算机学院当前的合作基础上再扩大与天大校友的合作,从而更科学的保护文物。随后,侯院长又精心讲解了整个皇陵的构造。南依骊山,北临渭河,是为东西向皇陵,其南北中轴线向南延伸至骊山“望峰”。“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整个皇陵充满了古代智慧,侯院长精彩的讲解令师生发出由衷的赞叹。

接下来的提问环节中,一位同学针对皇陵的主轴方向提出了疑问,侯宁彬院长耐心回答了关于皇陵主轴线为东西方向的原因。他提到,由于秦汉之后的皇陵大多是东西向的,这种方向的选取是根据地形考虑的,并不存在像提问同学所说的“以南北为主”。当有同学询问其选择这一行业的原因时,侯院长笑谈“这是个很难的问题”,他回溯自己的青春岁月,向在场观众讲述自己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秦皇陵的坚守,正是这种坚守,让世人得以观赏到这“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风采。他将自己的大半生奉献给了皇陵,令台下师生深感触动。


在讲座尾声阶段,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学生代表向侯院长赠送了北洋大讲堂的纪念品,以表示对其百忙之中做客天大的感谢,侯宁彬院长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许,他说:“在将来,我希望在博物馆见到更多的天大学子,天大人的知识将是未来文物保护的一大助力,也希望你们能走进考古学,投身到文物保护的事业中去。”
腾讯网:http://xian.qq.com/a/20171128/046873.htm
(刘晓艳 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