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10月24日,一场以“人文握手科学”为主题的学术论坛在津门大地碰撞思想的火花。天津大学隆重举行“全球化视野下大学文化研究——第二届天大论坛”。全球知名教育家济济一堂,研讨中国现代大学的精神追求与文化实践,分享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共话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建设之路。
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鸣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现代大学始终根植于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基础之上,根本是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人才。中国大学要实现文化与科学相生相促,实际落脚点要放在人才培养上,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天津大学珍惜这个汲取众长、集思广益的难得机会,将以文化传承与创新来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人文握手科学——中国现代大学文化的构成与趋势”和“立德树人养成家国情怀——加快构建高效思政工作体系”两大主题做学术报告,交流研讨。 天津大学大学文化与校史研究所所长王杰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文化握手科学”形成的中国现代大学文化代表了中华文化新的发展方向。当前“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时代的中国大学要成为文化创新的中心,大学文化要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灯塔性”的引领作用。大学要构建文化育人结构体系,与“大思政”格局下的育人体系相融合,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津云新闻记者段玮 天津日报记者 姜凝 通讯员焦德芳)
津云:https://www.app.tjyun.com/share/app/ve/app/jingnewswebshares.html?isdetail=0&newsId=050584939&jsonUrl=https%3A%2F%2Fstatic20.app.tjyun.com%2Fcms_news%2F050%2F584%2F050584939_30f26c2d.json&nat=0&ecAppId=44&appId=1b8b3255-58d4-4ba7-b0f7-9d136547eb38&platform=Android&jy_uid=-1032249200
(编辑 焦德芳 倪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