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新华社:专家: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城市安全”大脑

      2019-08-24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记者李军杰)我国城市化进程正明显加快,如何做好城市运行风险监测、防范处置,有效增强居民安全感,成为城市建设者、管理者高度关注的话题。在23日举行的“未来城市安全风险应对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上,专家表示,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城市安全”大脑,实现智能化、精准化风险危机预警防范与处置,提升未来城市安全系数和宜居水平。

图为“未来城市安全风险应对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现场

当前我国城市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可控,对于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等突发事件能进行高效应对,但是在风险发现和预警防范方面还存在不足。近些年,一些城市甚至大型城市相继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暴露出城市安全管理还存在漏洞和短板。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巡视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大为认为,对比国际实践经验来看,我国城市形态变化非常迅速,风险预测分析难度较大。当前,城市安全风险预测工作面临四大挑战,包括数据建设标准不统一,部门融合难度大,核心、固定、长期性的指标和置信区间缺乏,跨域整体系统性的分析应用不足等。

清华大学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和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副主任吕孝礼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在风险因素发现、传导、反应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导致风险防控存在漏洞。另外,对于新兴行业、新兴业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风险,现在也缺乏相应的研究和防控机制。企业和资本本身具有逐利性,这在规模扩张阶段表现更为明显,更易于对伴生的风险视而不见,监管者在支持新业态发展的同时也应建立一种新的工作机制,守住防风险底线。

对此,专家表示,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应注重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城市安全风险防控智能化水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兴凯表示,未来城市应是自适应完整性的安全城市,城市自适应各类风险并使之处在受控状态。即城市可实现自动监测、分析、研判风险因素,及时报警干预危机和处置突然事件。

张兴凯建议,综合运用GIS、遥感、遥测、物联网及虚拟现实等技术,构建五维(三维空间+时间+情景)安全城市,实现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智能化应急辅助决策。将城市安全监测管理从原有的被动防范转为主动预警,应急处置从人工决策转为人机结合的智能化决策。

深圳市中电数通智慧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聂永斌建议,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城市安全”大脑,通过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助力政府部门优化安全管理流程,同时让城市居民更便捷地获知安全风险防范信息,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城市整体安全发展水平。

天津市公共安全大数据技术工程中心主任、天津大学教授王文俊同样认为,应将智能化技术引入城市安全管理工作,以增强社会治理的预见性、精准性、高效性。他表示,在“城市安全”大脑建设中应加强顶层设计、城市风险计算和智能情报分析理论研究,着重开发针对场景的智能化算法。

在王大为看来,应提升基础数据建设标准化水平,以便于数据信息有效整合,用于社会安全风险防范预测。同时将安全、风险、经济、市场、工商管理相结合,建立能反映城市发展的安全风险指标体系,系统地推进安全风险预测控制。

新华社:http://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6407337?channel=weixin&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编辑 焦德芳 陈铮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