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今晚报:大学如何教会学生谈恋爱?

      2021-03-18       

《今晚报》2021年3月16日 07版


每一堂大学生婚恋课,都会坐满听课的同学。

恋爱心理学课堂搬到操场,通过游戏培养男女之间的合作力,提升默契度。

本报讯(记者 伊健)您还能回忆起学生时代那段纯真的恋情吗?有人说那段感情是甜蜜的,彼此成功守护住了爱情,即使走出了校园也没有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分开,最终走到了一起;有人说那段感情是苦涩的,经历过相识、相知、相爱,最终没有经受住时间的考验,面对分手、失恋,伤心过、痛哭过;也有人说学生时代没有品尝过爱情的滋味,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业后,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却错过了一段美好的情愫。

大学校园里的男生女生正值青春芳华,彼此之间容易产生感情,但大学生们在面对一段感情时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于欣伟呼吁:构建和完善高校婚恋教育体系。她建议,打造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辅助、社会教育影响的三维婚恋教育模式,将婚恋教育设为高校学生必修课。话题一出,立即被网友们送上“热搜榜”。

将婚恋教育引入课堂,天津大学自2016年起就已经开始了尝试。恋爱中的法律意识、恋爱礼仪与约会技巧以及恋爱心理学等课程“打包”推出,每学期在选课时都会出现“竞争课位”的场景。学生们为什么会对这门课程抱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老师们又能化解学生面对恋爱时的哪些难题?老师们始终倡导的“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到底是怎样一种婚恋观?带着诸多问题,记者走进高校,一探究竟。

大学生不知如何去恋爱?

晓冬是一位天津男孩,现在北京读书,今年大三。刚刚过去的寒假里,他的恋爱问题受到了父母的关切。

“高中时喜欢过一个女孩,每天都想陪她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但在父母和老师的‘联合夹击’下草草收场,还没来得及尝到爱情的滋味就被大人们遏制了。”晓冬和记者聊天说,“离开家去北京读书前,父母督促我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能谈恋爱;可到了今年,他俩话锋一转,竟然问我为什么还不谈恋爱?”面对晓冬的婚恋问题,父母的态度180度大转变,搞得他猝不及防。

或许还因为赌气,晓冬琢磨着先让父母着着急。“谁让爱情鸟飞来的时候,你俩给驱散了。现在想起让我谈恋爱了?再等等吧。”晓冬开着玩笑说,在他看来“恋爱哪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不得等机缘巧合吗?”这几年他一直“单”着,虽然看着室友和女朋友彼此照顾挺羡慕,但自己并不想这么早就被爱情羁绊住,宁可每年自己过“双11”,也不想“2.14”、七夕节轮着过。

晓冬的想法自然不能得到父母的认同。在父母看来,现在“女生少、男生多”是科学统计出来的数字,好姑娘等同于“稀缺资源”,他们时常在儿子耳边“敲边鼓”,打听班里、系里有没有中意的女孩子。晓冬说:“我学机械工程专业,我们学院里的女孩少之又少,哪能轮得到我?”这时父母就会说:“‘资源’都这么稀缺了,你还不抓紧时间?不行我们在天津给你安排相亲了。”您看,孩子的恋爱问题俨然成了父母的负担。

在大学校园里,有像晓冬这样不愿触及感情的,也有错把“网缘”当爱情的。晓冬跟记者讲,他的室友最近就沉迷于一段网络爱情中难以自拔,而对方是在玩游戏中结识,每天对方都甜甜地喊着“小哥哥带我去上分”,这位同学觉得这回爱情来了,这就是所谓的“心灵契合”。

“我一直劝他别当真,就算在游戏中二人合作有默契,但这只能代表游戏玩得好,不能把恋爱的内容都涵盖进去。”晓冬一直在劝同学,但似乎这样的劝告难以奏效,他每天依旧沉醉于这段似有似无的虚拟恋情中。

每天发生在校园里的爱情故事千千万,有人恋爱了,有人失恋了,学业的压力、恋爱的幸福、分手的伤痛都可能在特定情境下让同学们的心情忽高忽低。若是再往深处挖,每个家庭塑造每个人的性格,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深受影响,也决定了他们面对恋爱与婚姻时的态度。比如有些同学因为父母的缘故,对婚姻很忌惮,他们看到父母的婚姻不幸,就总觉得自己也是不幸的,这种影响潜移默化。

当然社会风气也在影响着当下“90后”“00后”大学生。有的学生跟记者讲:“如今就业、恋爱哪个不看‘颜值’?长得漂亮、帅气的人第一印象就获加分,但是反之肯定会拉低印象分,相貌这项标准从隐性变成了显性。”

大学生们长年生活在学校里,面对婚恋时的喜悦与苦恼都很难及时和家长分享,如此看来,“构建和完善高校婚恋教育体系”确实值得重视。老师们能及时发现学生们的困扰,及时引导、及时发声,尽早给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婚恋观,在人生的黄金年龄段种下一颗充满自信、希望、乐观、积极的爱情种子。

讲了四年的恋爱课收获颇丰

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得到了实践。2016年3月,天津大学《恋爱学理论与实践》选修课开讲,四年过后这门课程持续火爆,《恋爱心理学》课程甚至火遍全国,从第二课堂引入第一课堂,不少同学前来“蹭课”。

“老师教学生们正确打开恋爱方式”“老师手把手教大学生如何谈恋爱”“当今大学生连搞对象都需要老师辅导吗?”2016年,当天津大学解放思想,开教学之先河时,来自公众的声音随即扑面而来。

说起设计这门课程时的初衷,教授《恋爱礼仪与约会技巧》课的老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辅导员谢舒为记者揭开了这背后的故事——

“在对学生的日常观察中老师们发现,‘90后’‘00后’对网络的依存度比较高,‘宅男’‘宅女’人数较多,他们缺少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他们面对恋爱会更谨慎,标签感更足,目标也更明确。”谢舒从细微处观察到了学生们的变化,虽然他们处理感情的能力尚有欠缺,但对感情的认知比“80后”更复杂。

很多学生向谢舒反馈,面对感情问题时总是捉摸不透:没谈过恋爱的同学对它表现出紧张感,而恋爱中的同学一旦出现感情摩擦,便会不知所措。大学生的恋爱本来是奔着一起学习、一起经历、一起成长出发的,可一旦出了问题,就会适得其反,形成羁绊。

“当学生出现了上述问题时,他们要找谁?难道回到网络上找情感主播去倾诉吗?万一被‘三观不正’的论调带偏了怎么办?”谢舒说,“我们做学生工作的老师就应该站出来,抢占第一点位,主动发声,引导自己的学生正视恋爱这件事。”

谢舒的课程偏重于礼仪实践,经常会在课堂上营造出一幅场景,让同学们通过浸入式的体验,学习社交礼仪,学会和男女朋友优雅地交往。谢舒发现:学生们起初是羞涩的,但慢慢地就会变得大方而得体。起初来听课的同学一半在恋爱中,一半希望学习如何谈恋爱,但几年过后,他发现很多同学都是在交往中出现了疑惑,带着问题来上课。

“在给硕士、博士年龄段同学讲课时,我发现他们的问题会更加‘现实’。”谢舒介绍,“他们会问到一些恋爱中自我调适的问题,比如男朋友最近总说忙科研,对她特别冷漠,多少天连一通电话都没有,请问老师怎么办?”谢舒老师的课堂俨然变成了天津卫视知名节目《婚姻保卫战》。

在这个过程中,谢舒会设身处地、掰开揉碎地和同学们讲,以此解开学生们心里的疙瘩。“硕博阶段学生在恋爱中一旦遇到难解的疑惑,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影响比较大,进而影响科研心情和状态。”谢舒说。到了这个年纪,本科生的青涩感逐渐减退,为他们梳理好心情不仅事关个人,也事关科研工作进行。

“我们这么做就是希望给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在谢舒看来,婚恋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恋爱、婚姻行为的价值取向。正确的婚恋观首先要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认清自己、了解对方,认清现实与幻想的差距,用一颗包容的心去面对对方,悦纳感情。

“天大恋爱心理课”火爆全网

“你想不想‘脱单’?你有没有爱的能力?你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恋爱是有可能会分手的,不是所有的恋爱都会从一而终,有个结果。”

“我们来自不同的原生家庭,成长经历不同,你要接受彼此‘三观’就是不同。你和对方表达真实需要,用正向直接的方式表达,避免抱怨,语言‘冷暴力’就是在拒绝表达。”

这段时间,天津大学健康教育中心王小玲老师的网课视频火遍全网,她用直白、通俗、专业的话语,抽丝剥茧,为大学生及年轻群体的婚恋难题答疑解惑。有网友发出弹幕,强烈要求王小玲老师“拖堂多讲会儿”,还有的网友称赞天津大学老师开设的这门课程是“令人心动的选修课”“不能错过的恋爱心理学”。

而在校园里,王小玲老师的课堂准备了150个课位,每学期都会涌入600多位同学竞相报名,恋爱心理课竟然需要给每个学院去配额,没有“中签”的同学会去“蹭课”,从“抢课”到“蹭课”,从中能够感受到学生们的求知若渴,由此更能看出在大学校园“构建和完善高校婚恋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王小玲和记者说:“我们刚开设这门课程时,有舆论猜测,是不是通过学习找到恋爱对象就可以酌情满分?当然不是,我们的课程目的不是为了去‘脱单’,而是希望学生们对婚恋有正确的认识,对未来人生的发展有清晰的认知,对自己负责,对爱情负责,未来组建家庭后能有和谐的亲密关系。”

在日常授课中,王小玲也从细微处观察到,当今的年轻人面对婚恋的态度的确和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变。“首先,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很多沟通联系基于网络,人和人的情感联结少了。其次,过去物质资源相对不丰富时,普通人家都讲求‘缝缝补补又三年’,进而体现到婚恋中就会尽可能去包容和修补,但现在的年轻人会认为东西坏了直接换个新的不好吗?这种想法对婚恋观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缺少了磨合包容、共同经营的想法,一旦出现小摩擦就容易升级到分手。”王小玲细致入微地讲述。

面对这样的改变,王小玲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提升爱的能力。通过结合原生家庭对恋爱的影响,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爱情困惑,再结合常见的心理问题,通过理论学习、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方式破解大学生们的诸多疑惑,以达到答疑解惑、提升能力的目标。

这门课程能够火遍全网背后是老师的精心谋划,更是当今年轻人的需求使然,火爆是有道理的。

从对谢舒、王小玲两位老师的采访中就能深切感受到: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人才储备群体,他们的婚恋观不仅折射出个体人生价值取向,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加强大学生婚恋教育,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为人口素质提高奠基。

提升自己,才会遇到心仪的对方,这种圆满真诚而美妙。最美的芳华接受正确的婚恋指引,才会发现人间美好,人间值得!

今晚报: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21-03/16/content_15359_4172942.htm

 (编辑 焦德芳 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