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天津教育报:扎根津门故士 “80后”冯骥才大树发华滋——天津大学“八十个春天——冯骥才与天津”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

      2022-11-11       

《天津教育报》 2022年11月11日 02版

本报讯(本报记者 彭未风 通讯员 杨扬)日前,“八十个春天——冯骥才与天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大学举行。开幕式上,80岁的冯骥才首发两部新书《冯骥才文化遗产保护文库)(十卷本)和《俗世奇人:手绘珍藏本》。随后一天半的研讨中,近30位海内外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探讨冯骥才的文学与文化人生,以及作家与城市、情怀与地域、责任与故土等意义深远的话题.,为他的80岁更添几分学术的深度与厚重。

80岁有收获的充实 两部新书首发,“大树发华滋”

天津是冯骥才的故乡,他不仅在多部文学作品中倾心雕刻这座城市的时光与记忆,而且倾情发起天津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传统村落保护等文化行动,同时还倾力在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兴办人文教育,创建非遗学科。天津可以说是其一切思想与行动的发源地和集结地。

研讨会开幕式上,两部新书发布,让冯骥才感到一种收获的充实。《冯骥才文化遗产保护文库》收入了他关于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的浩繁文字,十卷逾260万字,完整记录了他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先觉者和先行者丰富又艰辛的精神历程,对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当代史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冯骥才表示,自己20多年最好的光阴都放在里面。“这部书留下的不是我个人,而是这一代人的足迹,包括我们的思考、我们的先觉、我们的困难、我们的追求、我们的价值观。”

兼为作家与画家,冯骥才的创作方式与众不同,“有时文学的联想从图像开始,有时图像的联想从文学开始”,文学与绘画在他笔底相互启发,彼此融合。人民文学出版社将他30年来创作《俗世奇人》过程中保留的珍贵草稿、画稿精心编校成《俗世奇人:手绘珍藏本》,为这部畅销1000多万册的当代文学经典增加了一个展现作者创作思路和瞬间灵感、兼具审美与收藏价值的好版本。

80岁有理解的温暖 “世上千般好,最美是天津”

开幕式上,冯骥才收到了各式各样的80岁“礼物”,他倍感温暖。王蒙、韩美林、莫言、刘诗昆等近40位文艺界老友纷纷用视频送来“云祝福”。著名作家王蒙感叹:“这位老弟的创作像春花一样不断地开放,绘画像春天的风景一样不断地展现。”著名艺术家韩美林欢迎他加入“80后”队伍,还要拿着作品跟他比一比,看看彼此100岁时为中华民族作了多少贡献。朋友们都希望,他在未来的岁月中,犹如一棵不落叶的常青树,奉献出更多作品,缔造人生更多的“春天”。

充实来自收获,温暖来自理解与支持。冯骥才动情地说,他从出生到现在,80年来基本全在天津,所有为天津写的文、做的事,都出于对这座生养他的城市的热爱。他展示一张用冯研院播文堂收藏的木活字拼版印制的藏书票,借上面写的(沽上歌》吐露心声:“生我养我地,未了不了情。世上千般好,最美是天津。”

80岁有学术的厚重 海内外学者共论冯骥才与天津

研讨会上,近30名学者从文学和文化遗产保护两方面对“冯骥才与天津”这个主题展开热烈研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副教授罗季奥诺夫、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科罗博娃、英国巴斯大学教授余德烁、越南翻译家周海棠、埃及翻译家梅等海外学者,聚焦冯骥才近年来描写天津历史的文学新作《单筒望远镜》等,认为冯骥才的新作得益于他多年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是对中西文化关系、民族心理重新思考的结晶;他用作品向中外读者打开了一扇相互交流、促进理解的文学之窗。

在研讨会闭幕致辞中,冯骥才说,他没有80岁的年龄感,但有时间的紧迫感。“我今天中午没睡觉,就是被一个话题触动,想要写一本叫《非遗学原理》的小册子。”80岁以后的时间,他一方面要用于非遗学的学理研究和学科建设,另一方面要留给文学,因为文学仍然是他最重要的事情。他原本就是以作家的立场走向文化遗产保护,曾用文学的批评为文化遗产保护开路。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之后形成的文化视角,又促使他通过《俗世奇人》等作品自觉地书写天津的文化个性。

就像华洋杂处的旧时天津,一半是老城,一半是租界,冯骥才其实也有两套笔墨。他说,写老城生活的这套笔墨已形成独特的审美和语感。“但我的文学还欠着我另一半生活,那就是跟我自己和我所经历的时代相关的生活。我要把自己属于这个时代的人生命运、对世界的看法、独特的感受和审美,用另一套笔墨写出来。”

天津教育报:https://mp.weixin.qq.com/s/7XHvBjp4iUc4_ptWoDAgfA

(编辑 刘延俊 王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