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沙特中文学习者代表,鼓励他们学好中文,为增进中沙、中阿友谊作出新的贡献。
为适应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新形势,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2022年6月,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考国际在沙特推出了“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 HSK沙特研修班项目”,得到了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等沙特顶尖大学1000余名当地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院校共同承办了该项目。
Manar Atiah Almalki是“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HSK沙特研修班项目”学员,也是致信习近平主席的沙特中文学习者代表之一。“得知习近平主席复信,我感到非常自豪也深受鼓舞,我对中沙友谊和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南开大学让我有机会在线上学习汉语、体验中国文化,我希望到南开大学留学,到中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将来为增进中沙、中阿人民友谊作出新的贡献。”
据了解,为了高水平承办好该项目,南开大学组织国际教育学院成立工作专班,突出南开特色、发出南开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充分考虑沙特籍学生中文学习实际,为项目精心配置了教学和服务团队,精心打造了全方位的语言课程和中国文化云端体验课程。
参加线上项目的沙特学生没有到过中国,对中国文化和当代中国充满好奇。如何将中国文化由书本、课件的单一表达,变为看得见、听得到的文化感知?如何将中国文化体验由单向接受他人理解到双向互动实时交流?
对此,南开大学遴选4名优秀留学生作为“主播”参与中国文化云端体验课程,通过外景拍摄和剪辑并结合室内线上课程直播的方式,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对中国文化进行多维度实地解读,分别使用阿拉伯语和汉语,以对话的形式介绍中国文化,并与沙特同学实时互动。中国文化云端体验直播课营造了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近在咫尺的体验感、参与感,使中国文化脱离晦涩单一的表达,成为生动具象的文化感知,受到沙特师生高度肯定和一致好评。
南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埃及籍留学生凌骁是中国文化云端体验课程的“课程主播”,他表示,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讲到的“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有悠久的友好交往史,希望同学们以语言为钥匙,连通两大文明。我和沙特同学都来自阿拉伯国家,我非常愿意帮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为中阿友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塔吉克斯坦籍留学生侯子墨是中国文化云端体验课程的“外景主播”,他谈道,向沙特的同学介绍古老现代、真实客观的中国,我感到非常荣幸。来中国留学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在中国,一种文化竟然延续数千年从未消失,希望有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能够像我一样来中国深造。
在天津大学,教师团队打造了全方位、实景化的语言与文化线上课程,通过沉浸式教学帮助沙特学生提升中文水平,了解中华文化。
给习近平主席写信的费萨尔正在焦夫大学学习,通过这个研修班,他开始对中国文化着迷。在老师精心准备的课件中,在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述中,他了解到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是中国的国家战略。他也了解到天津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发祥地。“中国的第一所公立大学和第一所私立大学都在天津,教我中文的老师就来自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明年我想要到天津大学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能收到习近平主席的回信让他很兴奋,“正如信上所说,我们要做沙中友好的青年使者,相互理解、发展长久友谊,共同创造中沙、中阿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
课上练习时,天大老师发现同学们知道的中国城市、食物或者节日非常有限,就制作了许多有意思的互动小视频、小游戏,让沙特的学生们在交流中了解中国文化,喜欢中国文化,希望去中国走一走、看一看,甚至留在中国工作,成为中沙友谊的桥梁。
诺颖同学每天要照顾孩子、去大学学习,但还是坚持来上课。她的坚持源于对汉语、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大熊猫,很想去四川看一看。看看真的大熊猫。我还想跟中国人交朋友,向他们学习,中国人有坚韧的性格,能坚持做好每一件事,这是最值得我学习的。”
中华美食的讲解是苏觅同学的最爱,她在沙特国王大学学的就是汉语专业。“我家附近有家中国餐厅,所以对中餐比较了解,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要去中国尝尝地道的中餐是什么味道,尝尝地道的宫保鸡丁。”
萨米亚一直关注着中阿峰会的消息。“中阿峰会对我以后的规划影响很大,随着中沙交流越来越多,中文的用武之地也会越来越多,我很想在完成本科学习后,去中国攻读汉语硕士学位。未来我想在一家提供中沙合作交流的公司工作,就像习主席回信里说的为增进中沙、中阿人民友谊作出新的贡献。
诺拉公主大学的莱特法同学也认为中阿峰会意义非凡。她的专业是商务汉语,对中文也很感兴趣,她希望能够有机会来中国留学,看看中国的名胜古迹、品尝当地的美食。“我想看看天安门和长城,毕业后最好可以留在中国工作。这些都是我的梦想,这次峰会让我离梦想更近了。”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汉语学习为中、沙两国青年搭建了增进相互理解、发展长久友谊的桥梁,两国青年将携手共同创造中沙、中阿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
津云:https://mp.weixin.qq.com/s/5TyEvj-JD3bGZRzPcxTIbQ
(编辑 焦德芳 万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