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胡春艳 通讯员赵晖)正在揭开“生命密码”的合成生物学,是继“DNA双螺旋发现”和“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之后,以基因组设计合成为标志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1月7日,2023合成生物学国际论坛暨杭州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钱塘论坛”在杭州钱塘新区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副校长元英进教授担任会议主席。这是我国合成生物领域高规格、高水平、高参与度的年度盛会,涵盖合成生物学相关政府、产业、学术、投资各界,共同探讨中国合成生物学技术、产业应用、发展趋势与投资策略。
合成生物学是将生物科技领域基础研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技术,有望破解人类面临的健康、能源、环境等诸多问题,被评为能够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工业过程能耗15%-80%,原料消耗35%-75%,减少空气污染50%-90%,减少水污染33%-80%。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预估,到2030年工业生物技术每年可降低10亿至2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日前,合成生物学已成为全球研发的热点领域,美国、欧盟、英国、日本等国大量投入开展该领域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探索,我国已将合成生物学技术列为需要重点突破的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了多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相关企业也开始崭露头角。
作为此次活动的指导单位,天津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合成生物研究的高校之一。天津大学2006年开始合成生物学研究,在2007年组织中国首次“合成生物学国际研讨会”和“合成生物学的Teach the teachers国际研讨会”;2012年,开设《基因组设计与合成》课程,2014年,设立合成生物学硕士、博士点,2017年,开始“合成生物学”本科招生,2022年,合成生物学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17年,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学团队建立了酵母基因组混菌标签缺陷定位及双标靶向精准修复方法,成功化学合成出五号和十号两条酵母长染色体,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8年获批教育部“珠峰计划”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2019年共同发起并组建合成生物学研究设施国际联盟、2021年达成的《生物安全科学家行为准则天津指南》已被国际科学院组织正式核可,并被世卫组织列为《负责任地使用生命科学的全球指导框架》的高级别原则。
本论坛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天津大学指导,杭州市科学技术局、杭州钱塘新区管理委员会、天津大学浙江校友会联合主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s://s.cyol.com/articles/2023-01/09/
(编辑 焦德芳 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