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科研 > 正文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论证会暨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研讨会召开

      2021-04-21       

图片1.png

本站讯(通讯员 宋亚峰摄影 丁宇 王志萌)021年4月17日,由我校教育学院潘海生教授牵头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谱系图研究”开题论证会暨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研讨会在科图一层报告厅召开。天津大学副校长王树新、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石伟平、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国家开放大学副校长林宇、全国职业高等院校校长联席会主席董刚、中国机械工业教育中心主任陈晓明、辽宁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高鸿、天津市教委职成处处长李力、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张彦文、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闫广芬、教授周志刚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及天津大学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天津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张俊艳主持。

图片2.png

王树新副校长致辞

天津大学副校长王树新首先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天津大学“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学科发展思路,结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对教育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期望。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作出的批示深入解读了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天津市教委职成处处长李力结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对天津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了介绍,对课题开展提出了期望。

图片4.png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

图片5.png

天津市教委职成处处长李力

课题首席专家潘海生教授向专家组和与会代表汇报了课题开展的思路和已有成果,“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谱系图研究”课题基于生成的视角,全面把握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发展的谱系变迁,在兼顾人的需求和产业需求的基础上,用非线性的逻辑对职业教育专业系统与产业系统的协调发展进行研究。力求做好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政策体系和相关体制机制建设研究,做好职业教育专业的预测、预警和调整研究,使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能够不断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并与产业系统协调发展。

图片6.png

潘海生教授作开题汇报

评审专家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深度讨论交流,对课题组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拟开展的研究思路予以了肯定。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聚焦研究的核心问题。要以人的发展需要和产业发展需求在专业层面的有效表达为诉求,以谱系学方法为指引,在综合运用技术哲学、企业组织理论、治理理论、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聚焦研究的核心问题和关键内容,着力于数据模型、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谱系图大数据库建设,依托数据平台强化课题研究的应用导向功能。二是注重方法的规范性。课题针对研究中的各子问题,采用多元研究方法,定性研究、历史分析、国际比较等方法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生成机制模型的构建提供支撑,定量方法、大数据方法、聚类分析方法重在求真,对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形成准确的判断。运用过程中要明确研究问题和方法的适切性,注重多元研究方法的使用规范。三是注重研究体系的完整性。该课题体系全面,逻辑严谨,概念清晰,论证合理,坚持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实践研究三者紧密结合,要注重研究的组织、管理规范,专家、行政管理、教师有机结合,要健全研究网络,为本课题的案例收集、数据整理、案例分析、理论建构奠定坚实基础。

专家组点评

最后,潘海生教授代表课题组感谢专家组提出的宝贵意见与建议,并围绕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他表示,课题组将充分吸收各位专家的宝贵建议,坚定课题初衷,努力取得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编辑 刘晓艳 李杰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