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2日-23日,2025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智能科技与新质生产力分会场——人工智能赋能全球教育治理高端论坛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33教112召开。会议由天津大学主办,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智能与计算学部承办。会议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研讨会形式,来自中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哥伦比亚、澳大利亚等国的顶尖学者、教育工作者和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全球教育治理体系转型”、“人工智能素养与全球胜任力”、“数智技术重塑学习生态”、“数智赋能工程教育创新”等议题,深入探讨AI技术如何推动教育体系的高效化、公平化与可持续发展。

论坛会场实况
本次论坛共分为分论坛、总结与闭会等环节。
分论坛“全球教育治理体系转型”由悉尼大学Anthony Welch教授主持。会议邀请了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Jeffrey Chiang Choong Luin主席、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卢晓中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张宏鸣教授、德国班贝格大学Karl-Heinz Gerholz教授,分别从专业实践学习、学科协同优化、农科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教师技能提升等多个维度,分享了推动全球教育治理体系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分论坛“人工智能素养与全球胜任力”由日本广岛大学黄福涛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教授、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创新教学中心主任陈嘉玉女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长聘教授尚俊杰先生、加拿大约克大学副教授、亚洲研究中心主任Qiang Zha先生分别围绕教师人工智能素养、评估改革、未来学习以及全球胜任力等议题,深入阐释了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培养哪些关键素养以及如何有效培养这些素养。

分论坛“数智技术重塑学习生态”由加拿大约克大学副教授、亚洲研究中心主任Qiang Zha先生主持。会议邀请了国际资深艺术总监Remi Larroque先生、清华大学教育学院韩锡斌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李海洲教授、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卡迪夫技术学院Faizan Ahmad副教授,从艺术化的前沿探索到系统化的治理架构,再到颠覆性的底层技术和人性化的交互设计,分享了数智技术在塑造新型学习生态中的潜力和实践探索。

分论坛“数智赋能工程教育创新”由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潘海生教授主持。泰国工程师理事会Kittipong Weerapoprasit主席、Radiance60创始人兼总监Douglas Leong先生、哥伦比亚工程技术大学Fernando Soler López校长、天津大学智算学部党委书记魏建国教授,分别从泰国工程教育改革、跨行业技术融合与教育创新、AI驱动的教育激励模式以及智能与计算领域的人才培养探索,展示了数智技术赋能工程教育的多维实践与前沿路径。

魏建国教授作报告潘海生教授主持
闭幕式由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张振女士主持。她总结道,人工智能在完善全球教育治理架构、缩小跨国教育鸿沟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加剧数字鸿沟、加大教学理念与技术融合的难度。她呼吁以开放心态拥抱变革,以理性思考规避风险,在挑战中寻机遇,在创新中守本质。最后,张振对国内外与会专家学者的积极贡献表示感谢,并期望以本次会议为新起点,汇聚全球智慧,共促高等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张振院长总结发言
据悉,自教育部2018年举办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以来,天津市已累计承办多场相关论坛。继2024年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和智能与计算学部成功承办2024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智能科技与新质生产力分会场——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本届会议再次彰显了天津市在推进国际产学研用协同合作、精准衔接全球科技资源、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区域乃至全球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搭建了坚实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