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教育学院供稿)10月19日,教育学院第一期博士生学术工作坊在教育学院127举办。本期工作坊以“高质量教育现代化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学院六位优秀博士生做学术报告,李莞荷、宋亚峰和贾利帅三位教师受邀点评。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东海出席,报告环节由2021级博士生陆宇正主持。
工作坊开始,刘东海对本次博士生学术工作坊举办的宗旨和目标进行了介绍。他谈到,学院高度重视博士生的科研能力提升,此次学术工作坊向博士生的拓展便是学院丰富科研育人载体的一次有益尝试,旨在为博士生搭建一个思想交流、共同创新的平台。接下来,进入报告环节,本次工作坊报告分为三个小组,每组由两位同学进行汇报展示,之后有一位教师对汇报进行点评。
第一组汇报的是2023届教育学原理博士毕业生房敏和2020级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刘思远。房敏围绕其博士毕业论文《基于桌面游戏的学前儿童计算思维发展现象与规律》,从绪论、理论基础与研究过程、学前儿童计算思维模型构建、面向学前儿童计算思维培养的桌面游戏设计、两轮实验过程与结论分析五个方面展开。他指出,计算思维是适应人工智能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是适应时代发展所需的核心素养。研究发现,桌面游戏能够促进学前儿童计算思维六个维度的发展,对学前儿童教育具有一定启示。刘思远以《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治理体系创新》为题,探讨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创新工程教育治理体系的现实逻辑、功能地位及实践路径。她指出,为建设高等工程教育强国,未来我国需要在制度和治理体系上下功夫,而创新工程教育治理体系是突破新工科治理瓶颈的必要举措,也是新工科建设把握新发展阶段与要求的必然选择。这关系到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新工科建设成效和工程教育强国的实现。李菀荷老师对第一组汇报进行点评,她对两位同学的科研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从多个层面对两项研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第二组汇报的是2021级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生陆宇正和2021级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生杨慧。陆宇正以《职业本科教育“认同危机”的积极理解及突破之道——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为题,围绕于职业本科教育的“认同危机”问题,运用社会认同理论,对职业本科教育“认同危机”现象及其传统归因、传统归因下的认知陷阱与反思误区、职业本科教育“认同危机”的积极理解和新时代职业本科教育社会形象重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杨慧分享了题为《高职院校“科教融汇”何以实现?——基于社会系统理论的分析》的研究。她聚焦高职院校的“科教融汇”问题,运用社会系统理论,从理论适用性、科教融汇的内涵、特征和实现路径四个方面,详细解答了高职院校如何实现科教融汇。为了实现科教融汇,高职院校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强化对科教融汇的整体认知,夯实系统自我生产的基础;拓展组织的边界,形成科教融汇的沟通生态;变革科教评价制度体系,增加系统内部主体的动力。宋亚峰老师对第二组的汇报进行点评,首先肯定了两位同学的研究选题,关注了目前职业教育领域的核心话题。此外,宋老师从研究主题泛化、理论话语体系等方面对两项研究提出建议。
第三组汇报的是2022级高等教育学博士生毛立伟和2022级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生赵浩宇。毛立伟以《协同与耦合:工程教育新型组织治理的实践逻辑与行动策略》为题,从问题提出、工程教育新型组织治理的实践路径、实践逻辑和行动策略四个方面展开汇报。他指出,工程教育新型组织治理建设涉及多元主体参与、利益分配和资源整合等多个方面,未来应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改进组织建设实践、完善组织运行制度等策略来推动工程教育新型组织治理。赵浩宇分享了题为《京津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内容分析及协同策略研究》的报告。研究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发展,运用量化分析和质性归纳的方法,揭示了京津冀三地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经费投入与管理、技能大赛开展、职教集团建设、资源分配等方面的共性和差异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对京津冀三地校企合作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贾利帅老师对第三组的汇报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两位同学的的选题和研究设计。此外,贾老师强调,同学们做研究时要敢于试错,在选题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问题意识。
最后,刘东海副院长对此次博士生科学术工作坊进行总结。他首先感谢了三位老师的精彩点评,并指出本次分享的六位博士生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展现了我院博士生良好的学术风采。他表示,学院将继续推动科研工作坊平台的发展,给予更多同学分享科研成果的机会。
(编辑 赵晖 段智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