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

Alumni

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校友代表大会举行

作者:吴润华编辑:刘晓艳 田利群来源: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巍巍学府,百卅芳华。2025年10月2日,值此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华诞之际,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校友代表大会在卫津路校区隆重举行。大会正式成立了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校友会,并揭牌成立了聚焦前沿科技的“天津大学智慧能源校友会”与“天津大学具身智能校友会”,为学院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能。当天下午,学院内洋溢着喜庆与热烈的氛围。学院党委书记李继平、院长谭超、原院长孙雨耕等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校友代表、学院师生欢聚一堂,共叙天大情谊,共绘发展蓝图。

大会在激昂雄壮的天津大学校歌声中拉开帷幕。会议审议并一致通过了《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校友会章程》《天津大学智慧能源校友会章程》《天津大学具身智能校友会章程》及第一届理事会建议名单。李继平当选为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校友会会长,陈启章、汤同奎分别当选为天津大学智慧能源校友会、天津大学具身智能校友会会长。三位会长分别发表致辞。

李继平表示,在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天大130周年校庆的回信这一巨大鼓舞下,学院将紧紧围绕“国之大者”谋划发展。学院校友会将致力于搭建高效的联络平台,强化服务职能,推动校友与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陈启章指出,智慧能源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领域,行业校友会将整合优质资源,驱动技术创新,全力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汤同奎强调,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阵地,校友会将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贡献天大智慧。

谭超在会上作了《学院事业发展及行业校友会展望》的主题报告。他系统回顾了学院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前瞻性地提出,未来学院将依托“智慧能源”与“具身智能”两大前沿方向,构建一个富有行业影响力和国际视野的产学研用生态体系。他相信,行业校友会的成立将为这一宏伟蓝图提供坚实支撑。

作为向母校130周年校庆的献礼,大会举行了《天津大学志·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卷》首发仪式。编委会总顾问孙雨耕回顾编纂历程,这部作为学校审核通过统一出版的第一部学院志,凝聚着他与团队的全部心血。他殷切希冀,新一代自动化人能够借助校友会这一平台,承前启后,薪火相传,不仅铭记学院的辉煌历史,更要将力量汇聚到“智慧能源”与“具身智能”等国家最需要的战略方向上,共同开创下一个更加辉煌的九十年。

在全体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李继平书记与陈启章会长共同为“智慧能源校友会”揭牌,谭超院长与汤同奎会长共同为“具身智能校友会”揭牌。两大行业校友会的成立,标志着学院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引领科技前沿方面开启了新的篇章。

徐德清校友在即兴发言中深情分享了在母院的求学时光,表达了广大校友心系母校、愿为学院发展持续贡献力量的赤子之心。

校庆期间,学院还精心策划了“欢迎校友回家”系列活动。以周全的安排与真挚的情谊迎接各方校友重返母校。学院全面开放所有洽谈室、会议室等空间,供集体返校的校友们使用。多年未见的同窗在此重聚,畅谈往事,笑语不断,处处弥漫着温暖而熟悉的“回家”氛围。师生志愿者全程陪伴,细致引导报到、协助参观交流,让每一位校友都感受到来自母院的贴心关怀。

院史文化展、科技成果展、学生风采展以及写满深情寄语的校友寄语墙,共同营造了温馨而热烈的回家氛围,充分展现了学院的蓬勃生机与深厚底蕴。

学院还组织了多场科技成果展演活动,智能电网、智慧机器科普教育基地、天骥智能驾驶实验室、无人系统决策与控制实验室、智能感知与交互实验室、水下智能装备实验室、电气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与通信工程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进行了开放与展示,无人车、无人船、机器人编队、水下机器人等科技成果现场展演,更是引得校友们连连称赞。

星河璀璨,初心不忘。此次学院校友会及行业校友会的成立,既是对百卅学脉的深情赓续,也是一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崭新启航。它们将作为凝聚全球校友的温暖港湾和战略平台,汇聚成驱动“智慧能源”与“具身智能”两大前沿方向发展的磅礴力量。盛会虽落幕,情谊正绵长。让我们携手,于此新起点,星光同行、山海不忘,共同为母校与学院的辉煌明天,为强国伟业,谱写无愧于时代的天大华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