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活动 > 正文

《高校后勤运行成本核算和效益评价与指导标准研究》开题报告会召开

      2017-10-20       

  本站讯(通讯员 孙迎辉)10月17日下午,由天津大学承担的中国教育后勤协会2017年重点课题——“高校后勤运行成本核算和效益评价与指导标准研究”开题报告会暨专家咨询会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召开。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协会会长程天权、天津大学副校长张凤宝、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处长王峥、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陈锐、华北理工大学副校长王胜本、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院长王钊、天津师范大学原副校长王润昌、中国教育后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席皮光纯、天津大学后勤保障部部长尚宇光以及校内和企业课题组成员40余人参加会议。后勤保障部领导班子成员集体列席会议。会议由天津大学校长助理刘宁主持。
  

  天津大学副校长张凤宝致辞。他表示天津大学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重视后勤理论研究,坚持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相结合,设置高校物业管理研究所,注意把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支撑学校决策的顶层设计,并加以实施,取得了以北洋园校区为代表的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成果。天津大学承担的中国教育后勤协会重点课题《高校后勤运行成本及效益评价指导标准研究》,旨在界定高校后勤服务内容范畴,明确高校后勤成本核算内容范围,合理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与模型,提出高校后勤成本核算参考标准。以期通过成本核算合理支出,通过成本控制评价效益,通过成本分析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用有限的经费促进办学效益最大化,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为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后勤改革模式寻找理论支点。并阐明了该课题对于一流高校建设的重要意义。

  课题组成员天津大学高校物业管理研究所所长杨书元进行开题汇报,从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课题研究的范畴与方法、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及工作进度与成果形态几方面,做了详尽的开题报告。

  与会领导、专家围绕课题研究思路、调查研究计划研究报告提纲展开热烈讨论,对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宝贵建议。中国教育后新皮广纯指出,本课题将为教育部门指导高校后勤提供依据,并能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效益。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层次的学校投入成本也不一样。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陈锐认为,成本核算应与后勤体制完善相结合,制定后勤服务标准,要把关爱学生与促使学生成长相结合。同时,成本核算与绿色校园、智慧校园建设相结合。华北理工大学副校长王胜本指出了课题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对于地方政府同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地方政府评估资金投入提供重要依据。天津师范大学原副校长王润昌建议,此项课题起点要高一些,应先规定所提供服务的标准,再进行成本核算,二者必须相对应,研究过程中,应分级分类,除了按照高校层次分类外,南北方地域间差别也很大,可以增加地区标准,要应考虑信息化、自动化因素。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院长王钊指出,应牢牢把握住两个特殊性,高校物业与整个物业行业的区别,即高校物业的特殊性;高职院校与高校的区别,即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他还建议把物业行业标准和优秀企业内控标准融入到课题中来。

  课题组成员代表中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文田、爱玛客服务产业(中国)有限公司工商业市场卓越服务中心负责人黄楚颖,分别从课题研究中标准范围、适用性、有效性与普遍指导意义和国内物业管理不同特点等方面阐述了观点。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后勤处处长王峥代表天津市教委后勤处,感谢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对于天津市高教系统的信任和对天津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效果的肯定,也祝贺天津大学领衔承担本次课题。天津市教委将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学校的发展,与一起学校凝聚办学合力,激发办学活力,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最后,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会长程天权讲话。他认为课题研究中应找准正确的问题,攻克难关,制定的服务标准应大体一致,又有区别。高校物业企业效益与社会物业企业效益有不同,标准不宜太高或太低,行业标准应充分考虑员工诉求,满足正常运行需求,引导改革,降低成本,体现育人环节。

  课题组将在2018年3月底完成调查研究工作,在2018年6月底完成研究报告撰写工作,预计在2018年9月底完成研究任务并申请结题。课题的研究成果计划在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

  (编辑 靳莹 夏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