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活动 > 正文

北洋求是京剧社恢复成立十周年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7-06-02       

  
  本站讯(通讯员 刘坤)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大力推动戏曲艺术进校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内容的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校领导的关怀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天津大学北洋求是京剧社恢复成立十周年系列演出正式启动。首场演出《大保国 探皇陵 二进宫》于2017年5月28日,在卫津路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拉开帷幕。
  
   
   
   京剧《大探二》(又名《龙凤阁》)分《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三折,三折可单独演出,亦可连演。该剧讲述的是明穆宗驾崩,太子年幼,李艳妃垂帘听政,其父当朝太师李良蒙蔽李妃,欲图篡位,李妃亦欲让帝位。定国公徐达之孙徐延昭、兵部侍郎杨波,识李良之奸,于龙凤阁严词阻谏,李妃执迷不听,君臣争辩,不欢而散。徐延昭谏李妃不听,乃谒皇陵,杨波亦率子弟兵至,二人会合。李良谋篡,封锁昭阳院,李妃乃悟其奸。徐杨二次进宫进谏,李妃遂以国事相托,后杨波率兵诛斩奸贼李良。
  该剧属京剧传统骨子老戏、久演不衰,剧情起伏跌宕、唱腔脍炙人口,行当齐全、规模宏大,对演员要求较高。杨波由文学院教师刘宝杰、经管学部教师马寿峰饰演,徐延昭由剧社指导教师李志宏、天津广播电台臧磊、精仪学院教师齐龙饰演,李艳妃由内燃所教师王嘉钧、教务处教师刘坤饰演。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师生参加演出。所有演职人员充分发扬“一棵菜”精神,团结协作、精益求精,圆满完成了演出任务。精彩的表演、优美的唱腔,充分展现了国粹艺术的独特魅力,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喝彩。
    
  天津大学北洋求是(国韵)京剧社在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07年恢复成立。剧社成员构成以天津大学在职教职工为主体,以弘扬国粹艺术、丰富校园文化为宗旨。十年来,剧社不断发展壮大,行当齐全、流派纷呈,排演了大量优秀剧目,常演剧目有《红鬃烈马》、《珠帘寨》、《空城计》、《文昭关》、《洪洋洞》、《碰碑》、《捉放曹》、《坐宫》、《上天台》、《探阴山》、《御果园》、《小宴》、《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春闺梦》、《三堂会审》、《赤桑镇》、《打龙袍》、《罗成叫关》等。剧社积极践行社团宗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在天津大学120周年校庆文艺庆典、教师节文艺晚会、民主党派联欢会、校园京剧节、高雅艺术进校园、京剧艺术进校园京津冀广播协作展演以及一些对外交流活动中屡展风采,获得广大师生一致好评。剧社有着鲜明的高校教职工社团特点,不仅重视演唱、表演水平的提高,而且重视艺术理论的研究,剧社成员发表了多篇文章,充分展现了研究型剧社的风采。剧社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曾参加“天津市中青年京剧票友选拔培训展演”、天津文艺广播“最红听众”、中央电视台“梨园闯关我挂帅”等活动,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剧社曾在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天津市职工艺术节等赛事中取得佳绩,并荣获“天津市首届十佳京剧票房”等称号。
  演出由材料学院教师马英、建工学院教师郭振邦、经管学部教师张连营等担任伴奏。
  据悉,天津大学北洋求是京剧社恢复成立十周年系列演出折子戏专场、演唱会等活动将于下学期举办。
  (编辑 张华 马曌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