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活动 > 正文

医学部举办第二届“北洋医学讲堂”中荷康复工程前沿研讨会

      2019-04-23       

本站讯(通讯员 徐瑞 摄影 翟思宇)为培养与国际接轨、具有世界眼光的高端复合型卓越医学人才,4月20日下午,由天津大学医学部主办的“中荷康复工程前沿研讨会”在卫津路校区开讲。本次研讨会是“北洋医学讲堂”系列活动的第二场,特邀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学者、荷兰医学科技企业专家、天津大学医学部专家学者做主题报告。来自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以及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天津大学海河医院等多家单位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及师生参加了研讨会。

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晓东教授担任大会主持。他表示,医学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医教协同精神和要求,以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驱动,以智能医学领域及智慧医疗需求为导向,探索国际接轨、天大风格的多角度医疗科技人才培养路径。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心脏科教授、天津大学医学部教授屈宁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介绍了来访的荷兰医学专家,希望通过研讨会进一步增进中荷双方在康复工程领域的相互了解。

随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老年医护与痴呆症专业Sytse Zuidema教授,以“Healthy Aging: the Dutch model on rehabilitation and care”为题讲述了自己的科研发展历程,分享了最新的科研成果。Sytse Zuidema教授从单一病症的诊断、治疗和痊愈,及多重病症下的多范畴评估、功能恢复,二重预防和监护方面,介绍了老年病人的康复,并从荷兰的康复体系出发,讲解了老年康复中的关键因素,充分显示了康复治疗、智能医疗的重要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临床运动医学专业Ronald Diercks教授,以“Healthy aging @ UMCG”和“Rehabilitation before and after orthopedic interventions”为题,向大家介绍了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的基本情况,并利用大量案例说明了缺乏运动对骨关节炎等疾病的影响。他表示,健康社会的最大威胁是缺乏运动,运动是健康的良药,建议大家多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的孟琳副教授结合团队研究成果以及自身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学习经历,向在场的师生做了关于“Application of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o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的精彩报告。她指出,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作为一种运动康复中常见的康复辅具,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潜力。孟琳教授领导的运动康复实验室团队首次提出可将NMES辅助行走应用于膝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中,为骨关节炎的康复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荷兰精神康复医学专家Jan Hindrik Loonstra教授以一名男孩的成长经历为例,做了“Searching happiness by social connection”为主题的报告,向在场师生讲述了社交对人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性,以及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治疗的系统方法。他表示,可通过患儿、家长和老师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从而帮助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获得更加幸福的人生。

会后,天津大学医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万亮教授代表天津大学医学部为荷兰OCRN精神卫生医疗集团董事长Jan Hindrik Loonstra教授颁发了聘书,正式聘任Jan Hindrik Loonstra教授为天津大学医学部客座教授。未来,受聘导师将广泛参与学部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全过程,在衔接医学人才培养与临床需求、促进医学学科建设与产业融合,开拓医学人才教育的国际视野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本次活动为天津康复工程领域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研讨,展示了专家学者在医学科学和康复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了学部的国际合作交流,提升了学部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参与此次论坛的师生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拓宽了认知与眼界,还切实感受到了国际医学前沿的思想风暴。

据悉,北洋医学讲堂是由天津大学医学部主办的医学专题讲座平台。未来,“北洋医学讲堂”将面向广大师生继续开办“高端性”、“前沿性”、“权威性”的学术讲座,帮助在校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和学术视野,把握研究热点和理论前沿,为天大医学生搭建“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广阔平台。(编辑 赵晖 王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