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学院师生探秘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本站讯(通讯员 唐婧亚)天津大学数学学院,为喜迎建党百年,突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以庆祝3月14日“国际数学日”为契机,双校区同步全面启动系列“数学文化月”特色活动,涵盖“成长篇、学业篇、文化篇”三大类主题,以数学科普报告、交流座谈、实地参访等多种形式10余项活动,营造“学习数学、交流数学、研究数学”的良好氛围。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用脚步丈量青春


师生50余人走进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参观走访、学习交流
“大一学生,如何学好数学?”“低年级本科生是否有能力参加大创项目,如何参加?” “对于本科生而言,如何开展科研?”带着类似这样的困惑和疑问,42名本科生报名“青春与科创同行”活动,赴卫津路校区走进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教授张勇,副教授吴华明(数学学院书院导师),讲师邓英俊(数学学院书院导师)就中心概况、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对本科生科研的建议等方面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们了解学科前景,明确学习方向。数学学院院长助理、中心教授吴奕飞,讲师郭嘉祥(2019级数学类本科2班班主任),数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许晶以及全体辅导员参加活动。

数学学院教授张勇讲授学科交叉的“魅力”
张勇以讲解π的故事为切入点,为同学们剖析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关系。他主要介绍中心成立背景、意义和发展历程,讲解数学在人脸识别、机器学习、大数据技术等前沿应用领域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他通过分享个人科研经历,引导同学们通过多角度感受数学魅力,同时鼓励大家主动走进中心,积极与老师交流,成为中心的“新鲜血液”。


吴华明、邓英俊两位书院导师分享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的建议
吴华明主要围绕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为主题,对计划目标、项目类型、面向对象、申报流程等内容具体讲解。邓英俊就“什么是研究?” “为什么做研究?” “做什么样的研究?”等方面为本科生们参与科研提供一些建议。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树标杆逐梦青春

数学学院学子与参加“顶级赛事”的师生、校友们“亲密接触”
为鼓励在校生加深基础理论学习,以赛促学、以竞促优,培养拔尖创新人才,3月14日上午,数学学院“数学文化月”之参加“顶级赛事”的师生师友们专题分享会,在北洋园校区1895A102报告厅举办。活动邀请到首届求是数学班(求是一期)班主任、应用数学中心副教授戴嵩,曾多次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卓越联盟大学生数学竞赛特等奖,并作为学院第一批参加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以下简称“丘赛”)的学生代表2018级求是数学班本科生刘子麒,以及就职于卓朗科技算法工程师一职,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天津赛区(数学类)一等奖(天津市第一名),以毕业生身份参加第二届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并进入决赛的2016届基础数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张况校友分别作主题分享。数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许晶,团委、学工办辅导员参加活动。

戴嵩鼓励本科生4月15日前积极报名丘赛
“丘赛的宗旨是培养和选拔具有数学研究潜力的优秀本科生。”戴嵩以丘赛的设立宗旨、题目类型、竞赛规则等方面为主要内容作以介绍。他建议备赛学生要在熟练掌握本科课程的基础上学习研究生课程,将自主学习与讨论班交流、教师专题指导相结合,“相信未来丘赛的黑马,必有天大数院学子的身影!”

本科生刘子麒、校友张况分享丘赛、阿里赛参赛经验
刘子麒以切身经历,建议同学们一是抵住电子产品的诱惑,做好时间管理,保持勤奋的学习状态。二是多方面获取资源,坚持主动自学,学会对自己负责,日积月累,定会有所收获。他也为同学们加油鼓劲,“无论参赛结果如何,希望你我能始终保持对数学的热情!”
张况主要分享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参赛经验,介绍预赛、决赛的赛制。在提及预赛题目时,他说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学,比赛时也经常会看到与生活场景相结合的题目,比如“捏面条”与数学“莫比乌斯带”相联系等,揭示出学好数学对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工作中的优化改进,具有重要意义。他总结说:“涉猎广泛,基础知识牢固,对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具有一定的技巧,这些不仅是对阿里巴巴参赛者的建议,也是对日常学习科研提出的建议。”

继中电科雄安大数据院长宗士强之后,张况校友成为数学学院第二位受聘的“英华导师”
在场学生围绕专业知识学习、数学学生的职业规划以及就业前景与嘉宾互动交流。为进一步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数学学院继续聘任行业精英人才担任学生“英华导师”,许晶代表学院为张况颁发聘书。




老师、校友为“趣数学”活动获奖同学颁奖
直面数学研究热忱,用奋斗书写青春

数学学院2017级全体保研本科生撰写的3万字保研攻略付梓


在优秀学长学姐的指引下,数学题目研究广受关注,兄弟学院热爱学习数学的学生也参与其中


宿舍楼下、办公区域、微信推送,学生目之所及,必有答题


学生集体观看中国科学院院士鄂维南主讲的“数学与人工智能”线上专题讲座
本次“数学文化月”的主题为“当π遇上百”,意为国际数学日与喜迎建党百年叠加,数院学子生逢其时,重任在肩。除目前已开展的活动外,后续还将举办北洋数学讲堂(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平文走进天大)、推送数学讨论班开设信息、“好作业、好笔记、好板书”大征集、“立德·数人”之“我与我的老师”征文、“数学文化”青年下午茶、“MR”阅读计划等。3月下旬也将成立数学跑团,师生共奔跑,开启新征程。




活动中,本、硕、博同学与师生、校友互动交流
2020级求是数学班本科生潘子垚谈到:“人工智能、芯片、国防等诸多领域,都离不开应用数学,而应用数学的发展,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还可以推动与之相关的学科的发展,可谓是意义重大。我们所学的数学专业有着重要的价值,作为数学学院大一学生,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实事求是,为天大数学的发展与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9级数学类三班本科生余赵昊说:“我了解到,数学的前沿不是只有一种方向,应用的前沿也有着各种学科交叉。知识是工具,掌握足够的工具,才能更快地解决各种问题。我们未来的学习研究任重道远。”
2020级求是数学班本科生梁浩在活动后表示:“数学虐我千百遍,我待数学如初恋。希望自己未来能像学长们一样取得一些成就,无愧于天大数学人的金字招牌。”
(编辑 刘晓艳 陈铮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