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医学部供稿)近日,天津大学医学部本科生“人才辅导员”聘任仪式暨第六期“科言普语”学术沙龙顺利举行。为全过程、全方位帮助本科生走好“专业路”,医学部聘请医工院副院长许敏鹏和临床院副院长陈力群两位优秀青年教师担任“人才辅导员”,为临床医学和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提供“专业认识”“科研成长”“生涯规划”等各方面的指导,并在第六期“科言普语”学术沙龙上为同学们分享专业生涯规划与个人成长经历。医学部党委书记李振宇和党委副书记朱华出席本次活动。

首先进行天津大学医学部本科生“人才辅导员”聘任仪式。李振宇为两位人才辅导员颁发了聘书,并发表了讲话,期望两位老师主动走进学生,与学生深入交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长,积极解答学生“生涯之问”。


接下来,两位人才辅导员分别在分会场为 临床和智医专业的学生进行分享。
许敏鹏老师主要为大家介绍了脑-机接口的研究与发展。在许老师为同学们介绍的脑-机接口的典型应用中,“脑电控制下的脑-机设备将能够实现意念控制机器人进行活动”令同学们印象深刻。同时,许老师还为同学们展示了众多脑电波特征,激发了同学们对于相关研究的兴趣。

陈力群老师为同学们解锁了天大临床的研究方向与成长路径。首先,陈老师简要介绍了医学部临床医学院课题组和老师们的研究方向,并展开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眼—脑类器官功能化与智能化研究、感官-中枢类器官视觉生物信息交互,精准医疗方向-神经/代谢相关疾病分子机制及生物标志物筛选研究,新型纳米材料在肿瘤/代谢/神经生物学等交叉领域中的研究及应用等。随后,她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大学生活和科研的滴滴,交流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心得与体会。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踊跃与人才辅导员互动交流,提出困惑和问题并得到一一解答。至此,天津大学医学部本科生“人才辅导员”聘任仪式暨第六期“科言普语”学术沙龙圆满结束。未来,医学部将以人才辅导员发挥作用为牵引,依托“科言普语”学术沙龙、生涯茶话会、北洋医科创新计划等平台,进一步浓厚学部本科生科创氛围,做好医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据悉,两位人才辅导员都是“准90后”青年科学家。许敏鹏是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获第二届“强国青年科学家”称号(全国仅10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首届青年学者奖”(全国仅5人)等荣誉。陈力群是天津大学医学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协领航计划入选者,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天津市“项目+团队”创新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编辑 焦德芳 梅羽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