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活动 > 正文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度会议暨第八届全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高端论坛在天津召开

      2024-09-30       

本站讯(教育学院供稿)为加强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度会议暨第八届全国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高端论坛于2024年9月20日在天津召开。会议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员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研究生教育研究》杂志社主办,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承办,天津大学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和天津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20余位学者参会。

本次论坛共分为开幕式、主旨报告、专题报告、平行论坛和闭幕式等环节。

开幕式和主旨报告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丁雪梅主持。开幕式上,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欢,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张淑林,天津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白海力,天津市教委二级巡视员苏丹和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刘惠琴分别致辞。

杨欢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了欢迎,并结合天津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实践指出今后应继续发挥特色优势,推动协同发展,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应形成国家战略牵引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一流研究生培养计划,着眼国家和党的需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张淑林在致辞中指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的制高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成立30年来,成为服务政府、会员和学生,促进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行动主力,希望未来可以继续为研究生教育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白海力在致辞中指出,要深刻认识研究生教育在教育强国中的重要作用。今后,应将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落脚到人才培养上,大力加强研究生教育队伍建设,发挥学术研究的旗帜作用,解决研究生教育学发展的痛点、难点。苏丹在致辞中指出,要全面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认识《学位法》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作用,应构建具有特色的学科群,推动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形成。刘惠琴在致辞中指出,针对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和愈发复杂的实际情况,应结合国家需求和学校发展,做实际的政策研究;应加强组织建设,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学二级学科建设,共同培养中青年研究力量。

1.合影1-小.jpg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战军,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刘惠琴和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闫广芬分别进行作了主旨报告。王战军报告题为“贯彻‘中央决定’加快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报告总结了研究生教育学科成熟的四个标志,提出国际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研究生教育发展是人民的期盼和强国的需求。研究生教育应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加快建成研究生教育学科。刘惠琴报告题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报告从以分类发展释放研究生活力、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提高研究生教育创新力和以政产学研协同提升研究生教育竞争力三个角度探讨了研究生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闫广芬报告题为“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变奏——新工科深入推进的价值旨归”。报告主要阐述了新工科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新工科的建设与成效和新工科建设应坚持科技与人文统一的实践路径三个问题。


专题报告由中国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张淑林主持。山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侯怀银,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研究员梁传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李立国,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景叶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四位学者的报告主题分别为“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再出发”、“中国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研究生教育与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创新高地建设”和“美国高校学科交叉发展路径、模式及启示”。

2-小.jpg

论坛设置了三个平行论坛。平行论坛一的主题为分类发展和新型学科体系建设,分为分类发展、学科交叉与政产学研合作和工程教育与“国优计划”三个板块,分别由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社长、研究员周文辉,云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董云川,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马延奇主持,12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主题报告。

分类发展板块,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罗英姿,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顾建民,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包水梅,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徐岚做了报告,报告主题分别为:“工学结合的概念透视、类型区分与理念嬗变——兼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赋能效应”、“分类发展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塑”、“‘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政策执行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和“专业学位授予中学术标准多元化的经验借鉴与反思”。

学科交叉与政产学研合作板块,天津大学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副处长、副研究员张立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赵世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胡莉芳,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李海萍做了报告,报告主题分别为:“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新型学科体系探索与构建”、“博士生教育与科技创新、产业变革融合发展的关键问题”、“美国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研究”和“从‘倡导者’到‘有效介入者’:论政产学研合作中的政府角色”。

工程教育与“国优计划”板块,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兼培养处处长、教授李均,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王梅,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李函颖,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李莞荷做了报告,报告主题分别为:“探索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之路”“女性参与工程教育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国优计划’的前置性隐忧:顶尖理工类大学硕士生的从教意愿与影响因素调查”“比较视野下研究生层次中小学教师培养经验及其启示”。

3.平2-小.jpg

平行论坛二的主题为高质量发展和导学关系,分为高质量发展1、高质量发展2和导学关系三个板块,分别由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督导组组长李健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办主任秦进和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研究员张乐平主持,12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主题报告。

高质量发展1板块,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肖敏,中山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陈曾平,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耿有权,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祝爱武做了报告,报告主题分别为:“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的权力结构研究”、“从SORA看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高端教育社团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影响作用-以中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学会为例”和“质量保障视角下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改革”。

高质量发展2板块,江苏大学教授钟勇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邓丽芳、江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王文礼、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任增元做了报告,报告的题目分别为:“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梗阻现状与预警体系构建研究”、“心理支持助推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实现路径”、“全过程支持研究生取得成功的路易斯维尔大学PLAN项目:要点和启示”和“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的五个意识形态风险点与改进措施”。

导学关系板块,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雪蓉,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候琮,江南大学副院长、教授于书娟,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李锋亮做了报告,报告主题分别为:“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角色重塑与胜任力问题”、“良性博士生导学关系的生成和建构-一项自我民族志研究”、“‘国优计划’导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实现路径研究”和“导师支持、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与实践能力”。

4.2评-小.jpg

平行论坛三为博士生论坛,分为产教融合与交叉学科、国优计划与导学关系和卓越工程师三个板块,分别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副研究员黄海军,天津大学副教授李永刚,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杨院主持,12位博士生进行了主题报告。

产教融合与交叉学科板块,厦门大学郑雅倩、天津大学常乔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晓会、天津大学曹中汗做了报告,报告主题分别为:“校企联合培养经历是否提升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跨越边界:丹麦工业博士产学联合培养体系的构建理念与实践路径”、“有组织抑或自由探索:学科交叉何以可为”、“界面治理理论下交又学科治理的构成要素与行动逻辑”。

国优计划与导学关系板块,南京大学袁媛、浙江大学陈嘉诚、华中科技大学曹媛媛和南京大学周寅做了报告,报告主题分别为:“‘国优计划’理想人选的特质画像研究——基于‘特质-因素’理论的质性分析”、“‘国优计划’要培养怎样的教师——高水平科学教师专业能力的结构探析与内涵诠释”、“‘通情’以‘达理’:导师社会情感支持对工科硕士生创造性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和“博士研究生科研发展中导师支持的测量与现状”。

卓越工程师板块,清华大学马立超、天津大学时玉坤、中央民族大学李冰冰和天津大学李红春做了报告,报告主题分别为:“以科教产教融合助推卓越工程师培养:困局与突围”、“高层次卓越工程师何以取得预期成效?——基于内容分析与fsQCA方法的研究”、“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中‘实践不实’现象的诱发因素研究——基于参与者视角的扎根理论分析”和“基于演化博弈的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多主体协同机制研究”。

5.平三-小.jpg

论坛闭幕式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李锋亮主持,各平行论坛主持人对各组内发言与讨论情况进行了总结。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刘惠琴进行了总结发言。她为本次论坛的圆满举办向会议的主办方以及与会的专家学者表达了谢意,同时她呼吁大家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研究的力度,更好地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最后,她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并宣布了厦门大学为下一届论坛的举办地。

(编辑 刘延俊 王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