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供稿)2024年4月21日,天津大学上海校友会隆重举办2024年新春团拜会。从古风游园到校友工作大会和表演,内容丰富多彩,高潮迭起。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和党委副书记雷鸣莅临大会并向在沪校友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近期学校推动的主要工作,上海校友会会长郑柏存汇报了2023年上海校友会开展的工作,清华大学等兄弟院校校友会到会祝贺。在沪300多位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友参加了庆祝活动,共祝愿母校为国家发展培养更多优质人才,为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贡献更多“天大”智慧。

应上海校友会邀请,天津大学卓越教授、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张中祥以《从全球化与国际视角看中国光伏、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出海》为题做了特邀报告。

张中祥的报告围绕光伏、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等三种中国在技术上取得阶段性优势形成产业链优势的新能源技术,分析了中国企业进军欧洲市场的制约和进军欧美市场面临的隐忧,讨论了欧美在电动汽车领域为何在与中国竞争中暂时处于劣势的原因,详细分析了欧美给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减速、同时保护本土制造业、为本土建设自身供应链争取时间采取的相关产业和支持支持政策(比如,欧盟的净零工业法案、关键原材料法案、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关键矿物协议)和实施的贸易措施(比如,反补贴调查、电动车辆进口进行登记、《外国补贴条例》),以及如何看待中国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

在此基础上,张中祥指出,中国车企出海与资源类企业出海不同,与日企海外建厂也不同。张中祥强调国家要高度重视产能过剩问题,国内车企通过当地建厂、股权(财务)投资/转让、技术授权方式出海,要综合考虑外部大环境和各自模式的风险和收益,要认识到海外建厂难以复制国内良性循环的影响,理性选择出海模式。最后,从美国利益角度,张中祥提出了利己(美国)但不怎么害人(他国)、更有助于加速美国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的发展的政策建议。

(编辑 焦德芳 王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