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专题新闻 > 校园观察 > 正文

【校园人物】白志亮: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2017-12-08       

  本站讯(学生记者团记者 王芷璇 倪捷 赵瑾琳 邓琦豪)白志亮,精仪学院2015级直博生,天津大学2017年优秀学生标兵获得者。以专业排名前2%的优异成绩被保送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精仪学院院长曾周末教授,从事超声相控阵无损检测研究,已发表SCI论文4篇、EI论文2篇,申请专利9项。以专业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加权成绩高达92.61,GPA3.94。曾获美国百人会英才奖、天津市优秀学生干部、天津大学十佳杰出青年等校级以上个人荣誉48项。站在评选舞台上,他以自己的优秀征服了现场的所有人。初见白志亮,他温文儒雅,如谦谦君子,让人想象不到这会是一个优秀的工科博士。

  

  以“人”为本,专注科研

  师从精仪学院院长曾周末教授,白志亮从事的是超声相控阵无损检测中的数据压缩技术研究。在这一领域上已发表SCI论文4篇(包括一篇二区),EI论文2篇,申请了9项专利。实际上,他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达到了天津大学对博士毕业发表论文的要求。谈及在科研上获得如此丰硕的成果,白志亮把它归功于自己喜欢从“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自己比较幸运,方向找得好,所以科研过程比较顺利。”白志亮的科研过程虽然顺利,但“开始”却面临较大困难。刚开始直博生活的白志亮很迷茫,那时他度过了一段长达半年的痛苦时光。“没有欲望做事情,失去了尝试的新鲜感”,直博生活的开始不再像大一入学时那样让他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实验做得一塌糊涂,感觉自己根本不适合搞科研”,他甚至一度考虑改读硕士。学院里“直博生挂两科就转为硕士”的规定让他感到哭笑不得,“我为什么非得让自己挂两科呢?”人当然不能被规则束缚。当发现这条路走不通时,他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处境。“后来,我觉得无论是没想清楚,还是脑袋一热,但既然选择了,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作为一个目标导向的人,白志亮为当时的自己定下了目标——做高水平的科研。

  “科研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找不到好的研究方向。”这给白志亮带来很大的困扰。由于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白志亮解决问题更喜欢从“人”的因素出发。他自己大量系统地阅读了很多中外论文,并向同方向的师兄师姐咨询。最终白志亮把研究方向定在了超声相控阵无损检测。在数据压缩中,由于涉及较多复杂深奥的计算,白志亮自己重新学习了很多数学知识。为了完成目标,做实验、读论文、学算法,白志亮度过了一年多“三点一线”的生活。

  “我是幸运的,第一篇文章竟然没有被拒绝”, 白志亮还记得自己当时的忐忑和不安。这种幸运来源于他的严谨。“一篇文章能不能顺利发表,文章质量是第一位的,但是清晰流畅的行文思路、严谨准确的文字表达、选择恰当精美的配图也很关键。”在把研究成果写成论文时,白志亮讲求精益求精。

  由于超声无损检测方向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很少有人能在SCI二区以上期刊发表文章,很多人在平时阅读论文时也都只停留在三区及以下。白志亮将自己的眼光放得更高,他尝试去钻研一、二区的文章,学习他们的逻辑表达和图表制作。他把目光聚焦在读者上,“审稿人也是人,他也希望看到一篇特别精美的稿子。”对文章的每一个细节他都力求完美,要做到“让人不忍拒绝。”这种严谨也让他成为学院在这一领域15年来发表SCI二区文章的第一人。

  用踏实填充每一个“扇形”

  除了科研,白志亮还在各个领域有所涉及。他把每个不同的领域比作一个扇形,“有机会要深入尝试更多工作,更多的扇形会让自己的思维越来越像一个圆,也越来越完整。”他愿意尝试很多新的东西。

  白志亮曾任学生校长助理,参与推动学校民主管理建设;担任过校社研会副主席,举办多场大型活动;还多次组织支教、实践调研等实践活动。今年7月17日至8月18日,入选2017年“中央国家机关大学生(‘紫光阁’)实习计划”的白志亮被分到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实习。

  作为工科博士,白志亮这样解释他参与“紫光阁”计划的原因:“一是想要站在更大的平台上锤炼自己的思维,跳出学生的视角思考问题。二是想要切实深入部委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体会国家公务员背后的酸甜苦辣,也为自己职业生涯规划作一定的储备。”这样的尝试让白志亮收获了不一样的体验。

  “以前是庙堂之高的仰望者,现在是大国理政的参与者,这种转变是很神奇的。”这次实习为他提供了更高的思考平台,也让他感受到更多的青年责任。“你会觉得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特别神圣”,对每一项工作,他都怀着敬畏的心情去做。白志亮相信踏实的态度是让人满意的第一要求。他全程参与到了发改委软件资产普查与统计的工作当中,面对32个不同司局的复杂情况,他用兢兢业业的态度,把这项工作做得扎实,成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我去的第一天,主管领导对天大并不熟悉,一个月工作结束时,他们对我说:天大的博士,挺好!”临走之前,办公厅副主任给他写下寄语:青年俊才,烙印绕耳,津门太学,博而善工。

  这次经历让白志亮对于天大“实事求是”的校训有了更深的认同——自己的任务要踏踏实实去完成。“把天大的精神融入到学习生活以及后来的工作中,做有天大自信的‘天大人’,一定会受益匪浅,我现在已经感受到好处了。”

  “我们何不年少出发,归来无需半生”,作为唯一的学生发言人,白志亮在2017年团中央“紫光阁”实习计划启动仪式上对青年人这样呼吁,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敢于尝试,实事求是,白志亮把自己的青春过得别样精彩。

  积极乐观,继续前行

  对于无论是科研还是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白志亮始终保持豁达、积极的心态。环境难以改变,但思想是可以由人自己控制的。苏东坡被贬黄州时所作的《定风波》是白志亮最喜欢的作品,“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在本科大三下学期的时候,担任班长的白志亮曾给班里的每个同学都发了红包。30个红包中有一个100元的,也有5元、1角的。抢到1角红包的同学们不免失望,但白志亮给他们另外准备了精美的笔记本。“我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其实坏运气并不一定是坏运气,而是转变了一个出路。” “我们要以阳光、非常正面的心态去面临大学中的困难、暂时的不顺利、坏运气。一定要从远看,路还长。”对待大学生活中的挫折,白志亮给出了他的观点。

  目前白志亮已获耶鲁大学教授正式邀请函,将于明年春天通过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公派赴美国开展为期两年的博士研究。在耶鲁,他将开始从事癌症细胞检测的研究。面对全新领域的研究课题,白志亮没有任何的畏惧,信心十足:“现在就会开始着手准备,相信两年的时间会有所收获的。”

  关于未来究竟走什么样的道路,白志亮表示还没有想好,笑称:“还有两年的时间去考虑。”但相信这样的白志亮,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会有所成就。

  (编辑刘晓艳 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