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媒体报道
【两会·天大声音】两会进行时·天大代表委员齐发声备受关注
2016-03-07
《光明日报》刊发文章《代表委员履职记·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委员:为破解大学生实习难“把脉开方”》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在接受《天津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要让三地科教资源成为“一盘活棋”,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国家重点任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科学报》(2016年03月07日04版)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教授刘昌俊提议发布完整版土壤风蚀型开放源(自然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编制指南。
本站讯 (记者 赵习钧)全国“两会”进入第二周,天津大学代表委员纷纷发声,所涉及问题涵盖教育、就业、环境保护、文化发展、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等诸多议题。
刘建平委员持续关注“大学生实习难”问题
“对全国22个省区市的数百个高校和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近80%的回答者认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薄弱之处主要在校外实习环节’。”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委员对此深感忧虑。这次参加两会,他带来的提案就是《多部门协同破解大学生实习难题》。
“破解大学生‘实习难’,需要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和学生多方的共同参与和持续发力。”刘建平委员开出的“处方”是:首先,应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大学生实习法或条例,保障大学生实习权。其次,应加大政府调控和扶持力度,在国家教育财政支出中设立“大学生实习补贴专项”资金,以分担企业成本。推动设立大学生实习保险险种,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实习安全责任分担机制,解除企业后顾之忧。将接收大学生实习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必要条件。最后,要建立多方协同合作的长效机制,强化大学生实习的公共服务。
李家俊代表:推动京津冀科教资源协同创新
“京津冀地区、尤其是北京和天津科教资源密集,优势国内独一无二。可以说,三地科教资源协同创新有基础、更有空间。”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表示,要让三地科教资源成为“一盘活棋”,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国家重点任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李家俊认为,三地科教资源协同创新,不仅可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更可为打造创新型国家作出有益的探索实践。三地科教资源要紧密围绕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和需求,打破以往“各做各的事”的局面,真正把科教资源动员起来、集中起来。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新的体制机制,突破行政壁垒,让协同更通畅,让创新更有力。此外,通过科教资源的协同创新,还可以更加有效地带动其他领域和行业的协同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冯骥才接受新华社采访:文化“蛋糕”做大之后要做“精”
“一些艺术门类已很长时间没有出现出类拔萃的艺术作品了。”全国政协常委冯骥才说,“文化市场商品化,抵消着作品的文艺属性。相关部门要有文化的战略眼光,既允许娱乐功能强的文化作品创作,又要着力培育富有民族精神、有品质有品格的文化作品。”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为全体人民提供昂扬向上、多姿多彩、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两会代表委员认为,“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了未来文化事业改革的着力点,勾勒出文化发展的线路图。
刘昌俊委员关注土壤风蚀,呼吁科学治霾
一提到雾霾成因,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燃煤、汽车尾气,甚至工厂的超标排放。但事实上,雾霾形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地表土壤因风蚀而产生的细小颗粒。
今年两会,刘昌俊教授带来了一份提案——建议有关部门发布一套完整的土壤风蚀型开放源(自然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编制指南。而这份提案针对的,就是此时悬浮在雾霾中的那些土壤颗粒物。
“我们希望环保部门能更加关注对空气颗粒物土壤风蚀型开放源(自然源)的调查,也尽早建立一套土壤风蚀型开放源排放清单。这对于雾霾的防治,乃至于大气污染的整体防治都大有裨益。”刘昌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