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专题新闻 > 两会·天大声音 > 正文

【两会·天大声音】天大学子热议两会教育话题

      2016-03-09       

  全国两会议程过半,“十三五”开局之年,今年的两会对于中国未来几年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今年两会上的教育热点议题,天津大学学子非常关注,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计算机学院201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刘文亮说:回想去年两会之际所提出的关于教育的各项议案和热点问题,诸如“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改革”等一系列的变革问题都在去年一年里得到了实施和推动。今年的两会上,教育问题又是再度成为热议问题之一。身为一名学生,我对国家在教育方面所作出的重大改革都非常关注,也能够有比较直观的体会,从今年两会上“坚持立德树人、促进教育公平、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等方面改革议题的提出,让我对未来中国的教育制度提升有了更大的信心。同时也希望国家在教育资源分配平均化方面能提出进一步的改革,解决学区房压力和部分省市高考竞争压力大的问题。

  化工学院2014级应用化学(工)专业本科生马骏飞说:今年的两会吸引了国际国内相当高的关注,每年两会提出的政策都会对这一年国内各行各业的形势产生重大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前几年两会上提出的对于高校的政策为例,能够让我感同身受的是每一项政策的顺利落实都能够让学校产生更好的变化。就在今年两会之际,网络上一起校园暴力事件也是被媒体炒的甚嚣尘上,近年来,网络上也频繁曝出中小学生互殴事件,与此同时,两会代表巩汉林、刘晓翠也纷纷提出关于“制定反校园暴力法”等提案。两会代表能够真正的反映教育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让我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建工学院2015级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本科生许元晨说:这两天我的手机新闻软件被两会的信息充满,我基本上阅读了每一条关于两会的新闻报道,也了解到今年两会上提出了很多有重要意义的提案。作为一名学生,我还是比较关心教育领域的一些议案,我想也正是这些提案才让这几年中国得教育得到如此大的发展。我曾关注到过一个名为“捡回珍珠”的计划,其目的是为了贫困地区的小珍珠们提供一个接受教育、成人成才的机会。作为一名天津大学的学生,我也希望如果有机会,也能够加入到这一计划当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援助之手去捡回大山中的一颗颗珍珠,给他们一片光明。

  环境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骆胤成说:“2016年的全国两会,既承载着“十三五”开局的重任,又肩负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压力。这几天我也是一直在紧密关注着全国两会的进展,从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两会代表的提案上能够清楚的感觉到,这些年来,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入,教育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从一名985高校研究生的生活中,我也能感受到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成果的不断突破和创新。但随着我国迈入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时间,随着国民经济和城镇化迅猛发展,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如何向社会提供能满足不同层次教育的需求,成为“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不过我相信,在今年两会政策的引导下,会有更加新颖的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教育做到全面提高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化工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李玥说:推进教育事业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努力改善教育地区差异化,推进教育事业公平化,这些议题都是2016年两会上各个代表委员所提出的重要思路。两会上,代表委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的重大倡议和构想,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从这几天的了解中,相当一部分委员代表正为教育事业的公平健康发展进行规划。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坚定必胜信念,继续保持苦干实干,全面促进经济、教育、文化繁荣发展。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确保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细化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相信通过此次两会,我们将得到圆满回答。

  精仪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刘畅说:“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正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

  今年的两会上,教育发展问题又一次成为了受到了热烈的关注,“教育发展、高校转型”等议题都是今年两会上的热点话题。站在一名高校研究生的角度,我认为随着教育领域的综合发展,中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取得了可贺的成绩。但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迅猛发展,使得数以亿计的村镇儿童教育服务以及多层级教育需求问题也都逐渐呈现出来。努力做好教育精准扶贫,补齐短板,实现多层级优质教育才是能够保证中国教育工作始终高速持续发展的需要。(供稿郑文博 编辑刘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