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专题新闻 > 学习杨恩泽精神 > 正文

【学习杨恩泽精神】大爱无疆——杨恩泽之子杨石在学习杨恩泽精神座谈会上的发言

      2019-12-01       

非常感谢天大举办这次纪念会,让我们有机会坐在一起缅怀父亲,感谢远道而来的父亲老单位的老领导和广东家乡的亲人,也特别感谢天大校史馆的各位老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整理出父亲的文物资料,举办了这次很有意义的展览,也让我们对父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很多内容我们都是第一次见到。

今天父亲离开我们47天了,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三兄妹回忆起父亲的点点滴滴,觉得父亲这一生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是他无论是做事业、做教育、做人、做事,都是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践行。他的一生于平凡之中也有了我们眼中的“了不起”,在这里我分享一些父亲的点滴小事。

第一 学习已成为他基因中的一部分。

我从记事起就经常看见他在书桌前台灯下学习,有时候不时的还会哼上几句交响乐。在文革受冲击的年代,他白天在外面被批斗,回来晚上仍坐在那张书桌前学习,只是少了哼交响乐,那时没有办法搞专业,他就自学德语,至今我还能记得当年他“得得得”的发音。

他习惯随身带一个笔记本,下放五七干校时,他被安排做饭,他很用心地在笔记本记下多少米、多少水、多少柴,多长时间可以把米饭做得最好,他从没因为失误而烧焦饭或者是浪费柴。

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父亲已经80多岁高龄了,这个时候他的工作需要用那个Matlab软件,在同学的帮助下,他很快就学会了用这个软件,并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满足了他的工作需求。

天津大学深圳校友会做得很出色。他每年到深圳,如果遇到了深圳校友会有报告父亲都会去参加,包括互联网、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内容,参观的时候或是在会议上父亲都能提出很多问题,对所有的新生事物,父亲都是非常感兴趣了解与学习。

微信出现后,在年轻人的帮助下,他很快掌握了这个工具的使用办法,他还经常在微信上转发一些正能量的文章,父亲去世的消息,很多人是发现没有收到父亲的信息,打来电话才知道的。

第二 父亲除了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也很强。

父亲的兴趣非常广泛,他不是一个书呆子,他的动手能力十分了得,到了晚年他依然保持着自己动手做事情的能力,做出来的东西常常令人惊讶。

上世纪60年代武汉的天气非常热,但是那个时候物资非常匮乏,电风扇都买不到,所以他就在旧货店里买了一个旧的留声机,自己动手改装成电扇,这个电扇最后成了我们家的宝贝。

上世纪70年代开始有了电视,一般家庭都买不起电视,他也不知道又从哪里弄来一台废旧的电视,自己动手把它修理改装成可以看的电视了,我们家在当地是第一批拥有电视的家庭。

他90岁以后家里的修修补补仍是父亲自己动手,门锁、杯子、茶壶等,家里有一把菜刀手柄是我看到非常惊讶的作品,家里有一把菜刀手柄坏了,父亲动手装了一个不锈钢的手柄。起初一看我还以为是从外面买来的,他做的做工、工艺等方面真的非常不错,真不像90多岁的人做出来的。

第三 与人为善,真诚待人是父亲的一种本能,也成为他一生的美德。

凡是跟父亲有过交集的人都会说到他这个特点。他对学生是竭尽所能的去帮助,父亲去世后,很多学生跟我们讲起了很多具体的事例,他跟历届学生通信从来都不是几句客套话,而是特别具体的关心和帮助.其中有一个在美国的黄守华学生,父亲2006年去参加过他的婚礼,之后他们十几年间每年都有邮件往来。父亲不是简单客套的回信,而是对他家庭的生活、对他的工作、自己的一些工作上的事情,甚至他自己的生病情况都会跟黄守华交流,在称呼上已经不是以师生的关系了,父亲称呼“守华老友”,是把学生当成朋友来对待。

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我发现了一张小纸条,应该是学生结婚时他送给学生的生活之道:“乐于包容,勇于自我批评,切忌互相批评,和谐是家庭幸福之本。”

我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候在他办公室桌上发现了一封用英文写的推荐信,推荐学生去国外深造。我女儿的英文很好,她看后大叫,我怎么没有遇到像爷爷这么好的老师,她说推荐信写得真好,一点不客套,对这个学生一点点的优点都写得非常详细。父亲是非常认真的对待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对每个人的情况都是非常认真去写。

对有困难的人慷慨相助,父亲帮助过的人不计其数,父亲退休工资并不高,但是我们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给很多人捐过钱,少则几百、多则几千……

这些年照顾过父亲的保姆在离开后,父亲基本上都跟她们保持联系,在生活上经常给予资助,还鼓励他们通过学习知识改变生活。

第四 父亲乐观豁达,为他人想得多。

父亲80多岁后,生过4次需要住院开刀的大病,做全麻高龄成了手术最大的风险,每当这个时候,父亲总是会安慰和鼓励医生,让医生放下包袱。最终他的手术都做得非常成功,一般来说都是病人感谢医院,而他做完手术以后往往都是医生来感谢他。

第五 感恩之心是父亲回馈家乡最质朴的初心。

父亲捐助家乡源于他对家乡感恩之心,父亲在遗书中告诉我们,他那个年代能出来读书、上大学是家乡父老乡亲对他的恩惠,因此他在80多岁时开始捐助家乡的教育事业,他是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我们也会按照父亲的意愿继续捐助家乡的教育事业,完成父亲的遗愿。

最后我很愿意跟大家分享父亲的健康秘诀:

父亲实现了他工作到100岁的愿望,他的健康长寿秘诀,他自己总结了8个字:“淡泊名利,经常锻炼。”这次在展览里也提到了,上世纪40年代父亲得了肺结核,差点丧命, 70岁以前他身体很差,每年冬天要犯气管炎,70岁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陪父亲骑车往返北京,当年他就没有犯病,他尝到了锻炼的好处,他开始坚持锻炼,80多岁还在骑自行车, 90多岁还在坚持打网球。后来不是他不想打,是别人不敢跟他打,之后一直到去世,他每天还坚持走4公里路。

在我们看来,乐观豁达,坚持工作,坚持对新事物的学习兴趣也是他长寿的重要原因,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感受到快乐。

(编辑 李丹 彭莉 张华 摄像 唐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