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生存和发展是两个必经阶段,生存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生存的更高层次。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被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得到最大限度的关注和实现,成为持之以恒的努力方向和渐次优化的实际行动。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宣讲报告会17日在天津举行。中央宣讲团成员、十三届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王伟光作宣讲报告。市委书记李鸿忠主持,市委副书记、市长廖国勋,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段春华,市政协主席盛茂林出席。
多维感知、多能互补、多方参与、多元服务;区域供电可靠性、清洁能源利用比例、电能占终端能源比重、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等核心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记者从国网天津电力公司3月16日举办的“践行双碳行动、建设智慧能源”天津智慧能源小镇成果发布会上了解到,天津市在国内率先全面建成“生态宜居”“产城集约”两种典型智慧能源小镇,并对外输出创新成果。其中,位于滨海新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惠风溪“生态宜居”型智慧能源小镇在列,助力城市低碳减排。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3月15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会议强调,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史发展道路蜿蜒向前,决定航向的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有两个历史决议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增强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促进了人民革命事业的迅猛前进和伟大胜利。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完成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而载入史册,至今依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月18日,市委书记王伟中会见了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一行。
2021年3月17日,天津大学附属小学的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在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思政课教学活动。
1999年,韩庆华从天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留校任教。22年来,他走遍祖国的城市乡村,深入工程建设一线,“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主持设计了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工程。
您还能回忆起学生时代那段纯真的恋情吗?有人说那段感情是甜蜜的,彼此成功守护住了爱情,即使走出了校园也没有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分开,最终走到了一起;有人说那段感情是苦涩的,经历过相识、相知、相爱,最终没有经受住时间的考验,面对分手、失恋,伤心过、痛哭过;也有人说学生时代没有品尝过爱情的滋味,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业后,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却错过了一段美好的情愫。
2021年3月15日,北方多地遭遇近10年来强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沙尘暴。气象研究人员指出,这次沙尘暴的起源,主要是在蒙古国戈壁沙漠的中部和南部,以及内蒙古的中部和西部沙漠,由于蒙古气旋太强而产生了一个典型的、超强的、大范围的亚洲沙尘暴。同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
3月14日,天津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在天津大学法学院成立。
3月16日,天津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现场会暨党史主题思政课观摩会在召开。
“长征为什么是伟大的革命壮举?这一壮丽史诗是怎样谱写出来的?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红军长征片段,相信能给大家一个答案……”昨天上午,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程斯宇以这样的开篇,开始了他“四渡赤水出奇兵”专题党史示范课教学展示。课上,他结合黑板上的手绘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示意图,以“用兵如神”为切入点剖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十四五”时期,“双碳”目标落实节奏如何把握,减碳工作应从何抓起?近日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明了方向。新华财经北京3月14日电(记者 安娜)“十四五”是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后的第一个“五年”。在这一阶段,“双碳”目标落实节奏如何把握,减碳工作应从何抓起?近日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明了方向。减碳目
75所直属高校、4.78万名教师赴一线开展实践帮扶,3923支队伍、3.33万名大学生赴贫困县支教、支农、支医。106所直属和地方高校结合学科优势特长,共同参与组建高校扶贫联盟,从“独立团”向“集团军”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