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为2021级全体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他以“奋斗青春 强国有我”为题,与学生们讲党史国史、聊责任担当、立鸿鹄之志、话美好未来,引导同学们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21日,天津大学北洋艺术团举办了“晚安月亮”中秋音乐会,在校园内唱响祝福的歌声。 艺术团成员们以“快闪”的方式出现在天大太雷广场,吸引了数百名师生驻足欣赏。艺术团精选了多首歌唱月亮的作品, 在月光下聆听更显优美动人。北洋交响乐团、“军乐团”、民乐团和舞蹈团的学子也献上了精彩节目。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对基层工作的形象比喻,如何“一针穿千线”,考验着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干事本领。 毕业于天津大学的宋文杰在推动危房改造工作中遇到难题。既要尊重民风民俗,又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对年轻的宋文杰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记者9月20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胡文彬、陈亚楠团队,利用浸渍法结合电化学原位转化,将废旧电池正极材料中的磷酸铁锂,转变成高效的析氧反应电催化剂。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中国科学材料》上。
猜灯谜、飞花令、抽盲盒……在天津大学,260名获得助学金的新生欢聚一堂,共度佳节。“这个中秋虽然没能与亲人团聚,但是学校精心准备的中秋活动,让我们在离家数百公里的地方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这份温暖我会铭记于心。”来自机械学院的大一新生郑昌健说。天津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赵欣介绍,大多数新生都是第一次在异地过中秋节,学校特意为他们准备了“校徽”月饼等节日礼物,让他们能够快速融入大学的新环境。
总决赛同期举办了高校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成果展,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数十所院校的四十余项大学生工程创新成果进行了现场展示和演示,涉及波浪发电机、基于5G的远程驾驶平台、立方卫星等项目,展现了当代工科学生实学实干、创新创造、服务国家的精神风貌。
近日,颜晓峰教授新书《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面世。
9月19日,“2021美丽滨城高校行”旅游公交专线正式开通试运行。来自海河教育园区的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师生和附近居民一起走进美丽“滨城”,探访国家海洋博物馆,打卡热门旅游目的地。
9月19日,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和天津大学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安智库承办的第二届中国矿业法治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中秋夜你怎么过?和家人围坐享受团圆大餐?叫上三五好友一起小酌食蟹?在天津大学,北洋艺术团的同学们发挥特长,为全校师生精心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秋夜宴”。9月21日晚,天津大学举办 “晚安月亮”中秋音乐会。没有门票,也无需预约,北洋合唱团的50名“金嗓子”突然出现在该校太雷广场。悠扬的歌声、精彩的表演迅速吸引了数百名师生驻足欣赏。
“我宣誓:作为新时代的天大学子,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九一八”事变爆发90周年这一天,天津大学师生齐聚北洋广场,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国旗下的宣讲”,从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没有门票,也无需预约,9月21日晚,北洋合唱团的50名“金嗓子”突然出现在太雷广场,悠扬的歌声、精彩的表演迅速吸引了数百名师生驻足欣赏,天津大学 “晚安月亮”中秋音乐会成为一个惊喜的“中秋彩蛋”。
9月21日晚,天津大学举办“晚安月亮”中秋音乐会。没有门票,也无需预约,北洋合唱团的50名成员在太雷广场的“快闪”表演立即吸引了数百名师生驻足欣赏。
校徽月饼、寄语月饼、锦鲤月饼、荷花月饼、飞机月饼……中秋佳节将至,天津高校陆续推出专属月饼,将校园文化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师生感受到浓浓团圆意。
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