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MEDIA FOCUS
  • 中国城市网:同心抗疫!天大学子用漫画为天津加油

    日前,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天大学子用漫画作品等多种方式,表达了抗疫的决心。值得一提的是,1月9日,一幅漫画“迎战奥密克戎 天津在行动”刷遍朋友圈。‍​1月14日,三幅以抗击奥密克戎为主题的宣传漫画也同步发表。据介绍,这些漫画的作者是天大经管2021级MBA学生李博婷。

  • 科技日报:国产自测盒为世界疫情防控扎“篱笆”

    从1月9日开始,天津市已经启动了三轮全市全员核酸检测。此次天津疫情,是中国本土打响的第一场大规模奥密克戎遭遇战。新冠病毒的检测是抗疫的重要一环。1月9日,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向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提交了《关于采用家庭自测盒实现奥密克戎新冠防疫1+1的建议》。若该自测建议能被采纳,将意味着国内筛查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方式或许会发生变化。

  • 人民网:福州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长乐区委书记何杰民: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重要窗口

    “我们始终牢记嘱托,坚定不移沿着‘东进南下、沿江向海’战略方向勇毅前行。”近日,福州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长乐区委书记何杰民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长乐区将紧紧围绕“重点建设六个城、打响五大国际品牌、实施九大专项行动”,坚持站位全局谋划长乐、立足长乐服务全局,以加快打造“三大载体”为抓手,更好肩负起省会城市副动力源、福州都市圈主中心的职责使命。

  • 人民网:2021年齐齐哈尔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4.84亿元 生成引进转化科技成果400项

    2021年,齐齐哈尔市科技局围绕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核心工作,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兑现、业务培训、成果发布、转化对接等活动,全市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4.84亿元,同比增长87.24% ;生成引进转化科技成果400项,其中引进落地转化科技成果76项,创新主体活力不断迸发。

  • 今晚报:天津大学为3万名在校生提供全方位校园后勤服务 让学生们安全安心在校园

    新一轮疫情突袭津门,为了响应“就地过年,减少流动”的号召,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与卫津路校区3万余名在校生坚守校园。面对如此庞大体量的群体,学生们的学习、生活能否得到保障?

  • 天津日报:滑雪世界冠军“喊”你来上体育课

    “奥林匹克精神,不只是站在最高领奖台上,更是顽强拼搏、不服输,勇往直前……”1月17日晚,滑雪世界冠军郭丹丹通过网络为天津大学因疫情封闭在校园内的学生开办了一场体育讲座,与同学们分享第一次滑雪和夺冠等经历,在推广冰雪运动、助力北京冬奥会的同时,也为学子们抗击疫情加油鼓劲。

  • 中国青年报:青年眼|天津大学师生志愿者战疫实录MV:《红色》

    他们总是身披朝霞,背荷星月,在寒风中鏖战到深夜;他们总是目光坚毅,脚步紧凑,“迎战”疫情,无畏逆行。在数以千计天津大学师生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北洋园校区7轮核酸筛查速度不断提升。他们始终来得最早,走得最晚,他们在防护服上写下“天大加油”,接过天大志愿者们自制的“暖手宝”,感受天大“葱油饼”们的关心与守护。点击视频,观看天津大学师生志愿者战疫实录,共同祈愿阴霾早日散去,致敬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白衣天使。

  • 中国日报:天津大学留学生志愿者:同天津人民一起守护共同的家园

    “请大家排好队,保持一米间隔,”在津南区咸水沽镇惠苑里社区核酸检测现场,一位志愿者用稍显蹩脚的普通话维持着现场秩序。“小姑娘,不是中国人吧?”来进行核酸检测的大爷大娘们纷纷问道。“我是科摩罗人,在天津大学读书,来做志愿者,”中文名叫齐琪格的留学生志愿者回答说。“小姑娘加油,棒棒哒!”

  • 中国新闻网:天津“迎战”奥密克戎 在津外籍人士体验“中国式”抗疫

    从1月8日开始,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让天津成为首个要“硬刚”奥密克戎的城市,而处在疫情风暴中心的民众如何应对,也成为外界的牵挂。为了居民健康安全,天津官方快速应对,连续开展多次全员核酸检测,这也让在津外籍人士得以体验“中国式”抗疫,有些留学生甚至被气氛感染,志愿参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

  • 人民网:天津:发挥智库专家作用 助力全市疫情防控

    为积极应对当前疫情,充分发挥智库专家咨政建言作用,日前,天津社科院与市社科联共同举办天津智库专家疫情防控对策线上研讨会。天津社科院毕宏音研究员、天津大学陆小华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汤乃军教授、天津大学孙佑海教授、市委党校王晓霞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温志强教授、南开大学吴晓林教授等13位专家作了交流发言。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靳方华,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邓光华出席会议。

  • 经济日报:天津大学:开展“致敬最美逆行者”寒假云课堂

    “冬日虽未过去,春天的宣言已经到来!我们要做战疫英雄的温暖后盾。伙伴们,一线抗疫人员子女课外辅导志愿者招募开始啦!”日前,一则振奋人心的校园“校园英雄帖”在天津大学师生中迅速流传。天津大学开展“致敬最美逆行者”寒假云课堂,将为天津市一线抗疫人员子女提供课外辅导服务。

  • 人民网: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携手浙江众润捐赠防疫物资支援天津战“疫”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新型变异株不断出现,我国持续面临较大的疫情输入压力,陕西、河南、天津等地出现多点散发或集中暴发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

  • 新华社:全球连线 |“疫”见中国力量

    作为中国国内首次大规模遭遇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地区,天津正与这一高传染性毒株正面对决。一周内完成3轮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多措并举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大批志愿者坚守抗“疫”一线……这座城市与病毒赛跑,彰显中国力量。而在天津工作生活的外国朋友,也从中感受到了疫情之下的中国速度与温度。一个个战“疫”故事,串联起他们的所见所感。

  • 民主与法制时报:噪声污染防治法为安宁和谐环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021年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自2022年6月5日起施行。自该法施行之日起,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同时废止。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佑海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噪声污染防治法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宁和谐环境需求,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 津南新闻:海棠街全力做好海教园高校核酸检测及疫情防控工作

    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开启新一轮核酸检测工作,一万两千余名师生前往学校操场进行核酸采样,大家按照志愿者的引导,有序扫码排队,间隔一米进行咽拭子采集,即采即走。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实行封校管理,筑牢疫情防线,确保学生安全。

共10966条 首页上页1...330331332333334...732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