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MEDIA FOCUS
  • 香港文匯網:天津大學團隊研發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助力綠色冬奧

    2月4日,北京冬奧會拉開大幕,美麗低碳的冬奧場館也吸引了越來越多關注的目光。為了給參賽運動員良好的冰面體驗,幫助他們發揮出最佳的競技水平,天津大學馬一太、田華教授團隊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專項支持下,通過校企合作,研發了國際先進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為各國運動員支撐建造了「最美、最快的冰」。天津大學「造冰」團隊成功研發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受訪...

  • 天津教育报:绝技!北京冬奥赛场“最美、最快的冰”这样打造

      2月4日,北京冬奥会拉开大幕,美丽低碳的冬奥场馆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为了给参赛运动员良好的冰面体验,帮助他们发挥出最佳的竞技水平,天津大学马一太、田华教授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支持下,通过校企合作,研发了国际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为各国运动员建造了“最美、最快的冰”。   

  • 今晚报头版:天大“造冰”团队 打造“最美最快的冰”

    今天,北京冬奥会拉开大幕,美丽低碳的冬奥场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为了给参赛运动员良好的冰面体验,助他们发挥最佳竞技水平,天津大学马一太、田华教授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支持下,通过校企合作,研发了国际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为各国运动员支撑建造“最美、最快的冰”。  据悉,改造后的首都体育馆将承办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两个项目的比赛。对...

  • 科学网:天大“造冰”团队助力绿色冬奥

    2月4日,北京冬奥会将拉开大幕,美丽低碳的冬奥场馆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为了给参赛运动员良好的冰面体验,帮助他们发挥出最佳的竞技水平,天津大学教授马一太、田华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支持下,通过校企合作,研发了国际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为各国运动员支撑建造了“最美、最快的冰”。

  • 天津日报:天大“造冰”团队助力绿色冬奥 打造“最快的冰” 碳排放趋近于零

    北京冬奥会期间,首都体育馆将承担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比赛任务。天津大学田华教授团队通过校企合作研发的国际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助力该场馆打造“最快的冰”,营造更好比赛冰面同时,碳排放趋近于零。  

  • 中国新闻网:天津大学“造冰”团队助力绿色冬奥

    北京冬奥会即将拉开大幕,美丽低碳的冬奥场馆也吸引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中新社记者3日从天津大学获悉,为给参赛运动员良好的冰面体验,帮助他们发挥出最佳的竞技水平,天津大学马一太、田华教授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支持下,通过校企合作,研发了国际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为各国运动员支撑建造了“最美、最快的冰”。 

  • 天津日报:市领导看望慰问春节留校学生

    1月31日下午,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庭凯赴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市第七中学,看望慰问留校学生,与学生共度除夕并致以节日问候和新春祝福。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及相关区、学校负责同志参加。  

  • 北京青年报:7个中国人的春节“B计划”

    我没想到今年能够顺利回到河北廊坊老家过年,这种感觉挺不真实的。本来我已经和室友做好在学校过年的打算了了,我们还打趣反正食堂师傅也出不去,过年会不会给我们做顿丰盛的年夜饭。

  • 新华网:专题片|外国人眼中的津门战“疫”

    1月8日,奥密克戎突袭天津,传播速度极快、隐匿性极强。这座约14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迅速迎战。许多在津的外国朋友也冲向“疫”线,他们庆幸自己见证并参与了这场同心协力的中国战“疫”。

  • 津云:听滑雪世界冠军讲奋斗故事 天大“云上”开展体育活动

    “奥林匹克精神,不只是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更是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决心!”日前,中国首位滑雪世界冠军、已经退役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名将郭丹丹通过网络为天津大学因疫情封闭在校园内的学生们开办了一场体育讲座。

  • 津云:【同心战“疫”】为了三万名在校学生 天大全方位后勤服务让同学们安全安心在校园

    新一轮疫情突袭津门,为了响应“就地过年,减少流动”的号召,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与卫津路校区3万余名在校生坚守校园。面对如此庞大体量的群体,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是怎样进行保障的?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 津云:“你好,天津”网络短视频大赛优秀作品展播:天津,挺住!天大,加油

    谨以此片,致敬抗疫英雄们! 我们一起勇敢,你们并不孤单!

  • 中国文化报:张家口成了“国际张”

    我从小在河北张家口长大,最早是爷爷那一辈到张家口煤炭机械厂做技术工人,后来就一直留在这里。 2012年夏天我满18岁,为庆贺我被天津大学录取,父亲带着我从张家口出发,一直到新疆、西藏,历时2个月,去了50个城市,把祖国的大好山川走了一遍。

  • 人民日报:依法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反食品浪费法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基本原则,有明确的宪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反食品浪费法强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表达了立法机关严格遵守宪法的政治态度和宪法意识。”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佑海表示,反食品浪费法为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组织做好反食品浪费的相关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行为规范。

  • 山西日报:创新发展

    1月25日,运城地福来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观察藻类培养情况。自绛县开展县校合作以来,该公司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研发申请2项发明专利,并广泛应用在多个蔬菜、水果和粮食生产基地。其中,绛县的山楂、樱桃、草莓等在该公司藻类生物技术的支持下,提升了产量和质量。

共10967条 首页上页1...327328329330331...732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