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姜忠义、潘福生课题组和南开大学张振杰课题组研制出一种名为“共价有机框架”(COF)的新型膜材料,应用于渗透蒸发脱盐技术,可快速淡化海水,而且该方法整体综合能耗比目前已有的海水淡化技术更低。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可持续发展》上。
从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依法治国,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两者缺一不可。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国家推出的一项重大改革,改革试点期间,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坚持改革与法治相统一相协调。
一年一度的高考在万人瞩目下结束了,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又成为广大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省份的高考志愿填报从过去先选学校再选专业的简单模式变为高难度多选题。
近日,天津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李磊线上做客新华网“2022高考情报局”,为考生和家长带来学校今年新增专业和优势学科等相关情况。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去年,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落户天津大学,由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承担培养工作。
聚焦重点领域,把握出彩人生
新工科毕设改革既包括允许学生通过毕设项目,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带走一份满足;也包括在过程中发现自身特长,带走一份自信;同时,通过师生彼此间的合作,还能带走一份真挚的感情。
新工科毕设改革既包括允许学生通过毕设项目,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带走一份满足;也包括在过程中发现自身特长,带走一份自信;同时,通过师生彼此间的合作,还能带走一份真挚的感情。
眼下正值高校毕业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毕业生无法来到毕业典礼现场,津城多所高校采取“云毕业”,举办线上毕业典礼直播、云合影、云游校园等,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精心准备的毕业礼物,让毕业生们在满满的仪式感中开启人生的新阶段。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课题,党深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性问题,内在地包含着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新飞跃的重大成果,新时代的重大时代课题着力解决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性问题。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复兴科学社会主义作出重大贡献,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创造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明新形态。
6月24日,市政府与天津大学全面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6月23日,由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院士和中石化董事长马永生院士共同负责的中国工程院“大变局下工程教育治理体系研究”重大战略咨询项目启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
6月23日,由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院士和中石化董事长马永生院士共同负责的中国工程院“大变局下工程教育治理体系研究”重大战略咨询项目启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
6月24日,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数字健康高峰论坛暨第三届全国智能医学工程教育联合体年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津召开。
主题为“碳达峰碳中和与共同富裕双重目标下的绿色发展”中国经济学年会能源与环境经济论坛(2022)日前在线召开。论坛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与中国经济学年会资源与环境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承办。论坛获得《China & World Economy》《世界经济》《经济科学》《经济学报》《世界经济文汇》《会计与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的支持,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