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年前,马寅初先生诞生于浙江嵊州,从这里开启了其辉煌的一生,成为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学家和“中国人口学第一人”。昨日上午,“人口、经济和共同富裕”主题研讨暨马寅初诞辰140周年纪念活动在嵊州市隆重举行。
昨天,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决赛闭幕,天津大学联队研发的“阳光小屋”项目最终斩获10项竞赛中的8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荣获总成绩第一名。
8月10日上午,“海河·谛听”言语交互意图深度理解大模型科研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天津市河北区成功举行。
视频观看链接:http://www.bjnews.com.cn/detail/165949848614346.html(马寅初经济学院供稿)2022年8月3日,在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双碳论坛上,历时仅两个月,新京报“零碳三十人”正式宣布启动。新京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军胜表示,新京报将以零碳研究院为依托,推动“双碳”目标的实施。据悉,新京报“零碳三十人”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
一箭六星成功发射,即将服务我国气象预报事业。
北京时间2022年8月10日12时50分,“天津滨海一号”卫星和云遥一号04-08星(5星)搭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入轨,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昨日12时50分,由天津港保税区企业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与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天津滨海一号卫星”、云遥一号04-08星共6颗卫星,搭乘长征六号遥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入轨。
8月10日12时50分,“天津滨海一号”卫星和云遥一号04-08星(5星)搭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入轨。
8月10日,“天津滨海一号”卫星和云遥一号04-08星(5星)搭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入轨,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8月10日12时50分,“天津滨海一号”卫星和云遥一号04-08星(5星)搭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入轨,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12年,是一个值得记忆的年份,教育部确定天津大学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自签下对口支援协议的那一刻起,就把始建于1895年的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与创建于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最早的民族高校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近年来,借助“数字福州”的东风,滨海新城承接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溢出效应,凭借完善基础配套的硬实力和招商政策的软实力,打造数字产业高地。同时,通过精准招商吸引大批大数据企业落地,开启产业发展新格局。
峰峦叠嶂,河谷深切。以前靠着山地农业有点名气的贵州省毕节市,如今已成为国家“西电东送”重要能源基地、国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蔡林涛团队联合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唐本忠团队等,开发了新型的AIE纳米气体药物递送系统,首次提出基于一氧化碳气体抑制热休克蛋白的独特策略,为肿瘤低温光热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文化自信与文化两创”专家座谈会现场 解放摄8月5日,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中国实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文化自信与文化‘两创’”专家座谈会在济南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