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应该充分发挥优势,努力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大学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有能力也有信心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杨贤金代表说,大学是现代科学的发源地,是培育科...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副主委、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强基计划”启动实施以来,试点高校由最初的36所扩展到39所,录取学生1.8万余人。各高校选拔了一批对基础学科研究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同时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小班化、导师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为拼经济的重要突破口,“制造业发展”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电力行业关系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制造业中的重中之重。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兼国际工程管理学院院长张水波提出,“应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在人民网开展的2023年全国两会调查中,“教育人才”成为热词。今年全国两会上,怎样推动教育现代化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奋斗铸就辉煌,实干赢得未来。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工作重点
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容,让出席全国两会的河北代表委员倍感振奋,倍添信心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张水波代表说,推进双碳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立足国情,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在减碳降碳的同时保持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3月5日,2022年全国大学生环境资源模拟法庭大赛落下帷幕,天津大学法学院代表队经过激烈角逐脱颖而出,以优异成绩赢得全国冠军、荣获最高级别的特等奖,代表队成员樊嘉源荣获最佳选手奖,代表队作为辩护方获得决赛最佳文书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3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并明确“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开年以来,各部门作出一系列部署,以更好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
2023年全国两会即将开幕,曾是全国政协委员的张水波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坐在人民大会堂里,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听到了自己眼下最关注的话题——大学生就业
深入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合作成果。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
作为雄安新区内“碳中和”示范建筑,雄安未来零碳馆2月底正式启动建设。
3月3日,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天津代表赴京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