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津大学把“爱与幸福”作为一门学问引入校园。学校开设了恋爱课、幸福课,并纳入全校公共选修课程,这些课在青年学生中迅速走红,成为全校最难抢的课之一。
由天津大学牵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中科院半导体所联合研发基于混合脑电特征的超大规模指令集脑机编解码关键技术,通过融合多尺度脑电特征信息,实现了国际迄今最大指令集的高速率无创脑机接口系统。
天津大学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简称:纳米中心)的马雷教授及其科研团队,日前在半导体石墨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5日报道,中美科学家创造出世界第一个石墨烯半导体,这一成就可能彻底改变计算机芯片。
1月5日,天津市大学生全球胜任力与国际化人才培养论坛在天津大学召开。此次论坛主题为“理解当代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由2023“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组织委员会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旨在通过专题报告、竞赛经验分享等环节思考、探讨进一步推进以外语教育为抓手提升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培养国际化人才。论坛上举行了2023“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天津赛区颁奖仪式,天津市高校在本届大赛全国总决赛(英语组)中表现优异,获得2项金奖、27项银奖、31项铜奖,获金银奖率位列全国第六。
日前,天津大学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简称:纳米中心)的马雷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在半导体石墨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该团队成功地攻克了长期以来阻碍石墨烯电子学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打开了石墨烯带隙,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这一突破被认为是开启石墨烯芯片制造领域大门的重要里程碑。
2024年1月1日,《河南省禁止和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正式施行。
“这个软件内部类似于赌博页面,但是诈骗分子把它伪装成一个慈善软件,子菜单页面都改成公益、捐献等内容,这样就给大家一种自己是在做公益项目的错觉,放松了警惕。”2023年12月22日,在2023“青春无诈”校园反诈防骗短视频征集活动揭晓及交流会上,东北大学冶金学院研究生郝云龙和现场的大学生分享了自己与骗子斗智斗勇的故事。
今年是改革开放46周年。从小岗破冰到深圳腾飞,从浦东潮涌到雄安扬帆,46载栉风沐雨、励精图治,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了一曲曲恢宏壮阔的奋斗赞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日前,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津南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运营天开高教科创园津南园(以下简称天开津南园),加快培育津南高质量发展新赛道新动能的有关情况。
科技部于近日公布了2023年度“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重点专项的立项通知,贵州大学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文本计算与认知智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秦永彬教授领衔申报的“数据融合驱动的社会治理风险动态感知预警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获得立项资助,项目总经费476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经费1560万元。该项目实现了贵州大学计算机学科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零的突破,也是贵州省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第一个(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记者从市教委获悉,一年来,市教委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方案”,直面产教融合中的堵点问题,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效显著。
4日,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的马雷教授团队攻克了长期以来阻碍石墨烯电子学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在保证石墨烯优良特性的前提下,打开了石墨烯带隙,成为开启石墨烯芯片制造领域大门的重要里程碑。该研究成果论文《碳化硅上生长的超高迁移率半导体外延石墨烯》1月3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
日前,天津大学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纳米中心)的马雷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在半导体石墨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该团队的研究成果《碳化硅上生长的超高迁移率半导体外延石墨烯》(Ultra-high mobility semiconducting epitaxial graphene on silicon carbide)成功地攻克了长期以来阻碍石墨烯电子学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打开了石墨烯带隙,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这一突破被认为是开启石墨烯芯片制造领域大门的重要里程碑。该项成果已于2024年1月3日在《自然》(Nature)杂志网站上在线发布。
日前,天津大学新能源化工团队在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反应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通过向原料中添加适量氢气,即可在氧化物催化剂表面形成活性更强的金属氢化物催化位点,提升丙烯生产效率。相关成果1月2日发表于《自然-化学》。